天墉城西,二十里之外,华威山。
山间的薄雾依旧缭绕,却驱不散笼罩在华威派上空的沉重阴霾。掌门齐书恒的暴毙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潭,激起的涟漪在派内悄然扩散,恐慌、猜疑、悲愤交织在一起,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穆之一行人并未离开。知府既已将此惊天血案全权委托于他这位南疆巡察使,他便责无旁贷。这桩离奇密室血案疑点重重,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牢牢困在华威山。三日来,他们如同抽丝剥茧般,在肃杀的氛围中艰难地推进着调查。
后山一处僻静的院落被临时辟为停尸房。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草味和一丝难以掩盖的尸气。
婉儿一身素衣,戴着薄纱口罩和手套,神情专注而凝重。她已在这冰冷的房间里忙碌了整整一天。齐书恒的遗体被小心地安置在冰冷的石台上。
她手中的银刀精准而稳定,仔细剖开胸前的伤口,观察着心脏的创面。伤口边缘整齐,直刺心脏,一击毙命,符合“子君剑”的锋利特性。但她的目光并未停留于此。她屏息凝神,借助特制的琉璃镜片,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一寸寸地仔细搜寻。
突然,她的动作顿住了!
在距离致命伤口不到半寸的位置,一个极其细微、几乎肉眼难辨的红色小点,隐藏在细微的毛孔纹理之中!如同被最细的针尖刺过!
“针孔!”婉儿心中一震!她立刻取来特制的药水,小心地涂抹在红点周围。药水浸润下,那红点周围的皮肤微微泛白,痕迹更加清晰!这绝非自然形成的斑点!
她继续深入检查内脏。当她用银针探入经脉,感受残留的内息时,秀眉紧紧蹙起。齐书恒体内残留的内息异常紊乱、虚弱,如同被狂风肆虐过的烛火,奄奄一息!这绝非正常死亡或激烈战斗后的状态!更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侵蚀、瓦解了根基!
“化功散…或者类似的药物!”婉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她迅速提取了心脏附近组织、血液以及经脉中的残留物样本,小心封存。这针孔和紊乱的内息,指向了一个可怕的结论——齐书恒在遇刺前,很可能已经中了某种化功散类的剧毒或药物,导致内力被侵蚀,身体极度虚弱!这或许就是凶手能轻易得手的关键!
案发现场的书房依旧被严密封锁。轩辕一刀独自一人留在里面。他抱着酒葫芦,浑浊的老眼却锐利如刀,死死盯着那柄被拔下、此刻平放在铺着白布书案上的“子君剑”,以及旁边那柄完好的剑鞘。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拿起剑鞘。入手沉重,材质非金非木,触手冰凉。他仔细摩挲着鞘口处的机簧构造,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精巧与复杂。随后,他握住剑柄,尝试着将剑身缓缓送入剑鞘。
“咔嚓!”
一声清脆的机簧咬合声响起!剑身与剑鞘严丝合缝!
轩辕一刀眼中精光一闪!他深吸一口气,体内浑厚如海的内力轰然爆发!一股磅礴的劲力顺着手臂涌入剑柄,狠狠冲击向鞘口的机簧!
“嗡——!”
剑身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但机簧纹丝不动!剑身如同被焊死在剑鞘之中,任凭他如何催动内力,竟无法撼动分毫!
“哼!”轩辕一刀冷哼一声,收回了内力。他再次尝试,这次力道更猛,甚至带上了他凝练的刀意!然而结果依旧!那机簧如同磐石,岿然不动!
“果然…”轩辕一刀放下剑,灌了口酒,眼神凝重,“非‘浩然正气不可!外力强行冲击…根本无用!”他仔细检查了剑身和剑尖,确认上面除了血迹,并无淬毒痕迹。这排除了毒杀的可能,但也让“拔剑之谜”更加扑朔迷离!凶手是如何拔出这柄无法拔出的剑的?
穆之则在另一间静室中,对着那本染血的蓝皮册子。册子封面被鲜血浸染大半,字迹模糊。他小心翼翼地将册子摊开在铺着油纸的桌面上,用特制的药水,一点一点地清洗、软化、分离粘连的血迹和纸张。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需要耐心的过程。穆之全神贯注,动作轻柔,如同对待稀世珍宝。药水渗透纸张,部分被血污掩盖的字迹渐渐显现出来。
“剑宗…气宗…内斗…”
“幸存者名册…”
“名单:…”
“幸存:…(部分模糊)”
“失踪:…(部分模糊)”
“疑亡:…(部分模糊)”
字迹虽然模糊不清,但关键信息已经浮现!这是一份关于华威派十年前那场惨烈“剑宗气宗内斗”的幸存者名册!上面记录了内斗后幸存、失踪以及疑似死亡的人员名单!
穆之心中豁然开朗!齐书恒深夜研究这份名册,绝非偶然!他很可能在秘密调查当年那场内斗的真相,或者…在寻找某些关键人物!这份名册,或许就是他遇害的导火索!
穆之将名册的发现告知大长老齐云海(气宗元老)和掌门师弟齐书明(气宗高手)时,两人的反应截然不同。
齐云海听闻“剑宗气宗内
第4章 天墉风云·剑影迷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