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合欢桥上的孩童身影——那是他从未告别的孙儿,眼眶突然红了。
“别离不是断情,是把牵挂藏在心里带上路。”拓跋晴儿引着雷光,在离尘渡上画出串浅痕,像串脚印,从渡头延伸向远方,却在每步尽头都留了个小小的圆点,“走着走着回头看,圆点还在,就不算真的散了。”
李二牛突然抱起石熊,大步跨到断情崖中间。他没去拉任何一方,只是对着两边喊:“俺娘常说,过年聚在炕头啃饺子,是甜的;开春各奔东西挣钱,想着家里的热炕头,也是甜的!聚是热乎气,离是盼头劲,缺了哪个,日子都不香!”
石熊似懂非懂,却对着合欢桥嗷呜一声,又对着离尘渡哼唧一下,尾巴甩得欢快——它想起了和李二牛一起练拳的日子,也想起了分开历练时的想念,两种滋味混在一起,竟比单一的聚或离更踏实。
陈浩天走到念河岸边,归一之核的光融入河水。浑浊的浪渐渐清澈,浮现出无数温暖的画面:离别时递出的干粮,相聚时端上的热茶,离别的背影里藏着“我会回来”的承诺,相聚的拥抱里带着“我等你很久”的珍惜。
“聚与离,本是同一颗心的两面。”陈浩天望着重新流动的念河,“没有离的聚,像泡在蜜里的药,甜得发苦;没有聚的离,像走在黑夜里的路,冷得发慌。聚时惜缘,离时念安,才是真的圆满。”
合欢派的女子收起了同心结,却在每个离人的衣上绣了朵小小的望归草;离尘宗的老者放下了木牌,却在每个聚者的手心画了个记挂的圆点。断情崖的裂缝慢慢合拢,念河的水重新变得充盈,河面上,离别的影子与相聚的影子交叠,像幅完整的画。
“这是‘聚离种。”两派的人同时从念河的波光里拾起颗种子,种子一半是七彩的相拥剪影,一半是灰白的独行轮廓,中间缠着道细细的光丝,像根扯不断的牵挂,“藏着聚离洲的平衡:聚不是永粘,是留份牵挂在心头;离不是永别,是存个念想在路上。就像这桥与渡,走了渡,才懂桥的暖;过了桥,才知渡的清。”
小不点将聚离种放进布袋,四十一颗种子的气息在袋里轻轻起伏,像念河的浪,聚时相拥,离时相念,从不断绝。
归墟门在聚离洲的尽头亮起,门后是片通透的琉璃世界,里面悬浮着无数“心窍”,有的亮如星辰,有的暗如深潭——那里,似乎是“明悟与迷茫”的界域,藏着“知与不知”的平衡。
李二牛摸了摸胸口,想起老娘的话,突然笑了:“下一站管它是明白还是糊涂,心里揣着个念想,走哪都亮堂。”
陈浩天望着门后的琉璃世界,归一之核里流转着聚离的暖意。他知道,明悟不是终点,迷茫也不是绝境,就像相聚与别离,在知与不知的交替里,才能慢慢看清自己要走的路。
众人踏着彩虹桥的余光,走进归墟门的光里。聚离洲的桥与渡上,离别的人回头挥了挥手,相聚的人笑着招了招手,一场关于聚与离的故事,正化作念河的水,流向更远的地方。
喜欢。
第565章 桥渡之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