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四回 奉召入皇宫[2/2页]

妖谋 水墨青釉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秦英不留痕迹地挣脱了他的手臂,弯着眉眼微笑道:“书上不是有句话,叫做过犹不及嘛。”她以古语自嘲,将有些道人眼红的心思抹消。
     说完秦英也不多谈,垂头略施一礼就出了大殿。
     她做完事情并不邀功,只是遵守着道家的“功成名隐身退”,把自己隐藏在一件又一件或大或小的事情之下。
     举国在清明时节休三天的假,秦英这三天来做的事情却比每月的初一十五还要繁杂,她就像一个方便好用的灰色补丁,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补。
     等过了清明节,秦英又回到了混吃混喝的米虫状态。观主对此没有发话,掌事道人也睁一眼闭一只眼地纵容她在观里毫不作为的生活。
     可平静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
     一天清早,安公公拿着诏书找上了玄都观的门:“道士秦英在不在啊?”
     应门的小道童见的人多了,如今对衣着朴素一身贵气的访客是见怪不怪。一个梳着包髻的童子淡定地将安公公领进了观门,另一个则将秦英唤到了三清殿偏殿。
     三清殿左偏殿里是普通道众面见访客的地方,之前秦英去的那间小室,只是观主专用的会客室。
     “您先请坐。”小童拉过来垫子铺好,恭敬施礼后道。
     安公公笑眯眯地摇头:“咱家是来给道士秦英宣旨的,不能坐。”
     小童吃惊地张大了嘴忽然不知道要怎么应答了。尽管他清楚盒子差不多高的秦英是个很厉害的道人,但是身处方外的秦英怎么会和圣旨搭上关系?小童想留在这里偷看明白。
     秦英推开殿门,见到安公公的一瞬间就知道了他的来意。
     ——该来的果然是来了。她在心底自嘲般的笑笑。
     “道士秦英接旨。”宦官特有的尖细声音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她在安公公五步开外跪下来,双手呈托举状,等待着内容和上辈子一模一样的诏书。
     “道士秦英,度牒领于益州成都府青羊肆,年少而敏学,稚龄而睿达。适逢东宫太子沉疴在卧,汤药遍尝不见好转,朕只能求于方外之士。特敕道士秦英入宫为太子祈福。”
     安公公念完一遍,望着跪地的秦英等待着她的反应。
     在他的想象中,秦英听闻后也许是喜极而泣,或者大忧大惧。不过眼前的秦英只是面色沉静地三叩首,从他手中接过了金黄色的薄绢诏书。
     两个旁听的小道童则是完全听傻了。
     ……当今陛下竟然要诏秦英入宫为太子祈福?长安城内的道人这样多,陛下为何就找上了秦英?秦英还只是个和自己一般高的孩童啊,怎么就入了陛下的眼?
     他们默默地羡慕加眼馋,不过良好的素质让他们没有把情绪表现在面上。
     “小道何时启程?”等两个小童离开了三清殿的偏殿,秦英问道。
     安公公收敛了脸上的笑纹,严肃道:“越快越好。”
     秦英顿了顿,又问:“诏书上写,太子沉疴在卧,是很严重吗?”
     “您一去便知。”他道。
    喜欢。
  

第六十四回 奉召入皇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