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三回 玉琯起高名[1/2页]

妖谋 水墨青釉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三十三回玉琯起高名,道心潜红尘。
     秦英并不知道梅三娘在上巳节的表现有多么出彩,但她已从侧面看出来梅三娘身价不斐。
     上巳节后,好像全长安的上层人士都听说玉琯现世。
     那个会吹白琯的娘子正是平康坊钟露阁的官妓。
     一时钟露阁门前的车驾络绎不绝,王孙公子专为梅琯的一曲天音登楼而访。
     有那负责收宴帖的小厮,在休息的时候抱怨自己忙不过来。
     帖子的数量大幅增加,而求梅三娘入府吹琯的帖子就占了三分之一。
     对于这样的盛况,鸨母自然是笑地合不拢嘴。
     每张宴帖的背后最少半两银子。鸨母和官妓三七分成。
     在连续给钟露阁上下打赏后,大方的鸨母最后决定给所有人涨月钱。
     秦英接了比上个月多一小串的月钱后,并没有表现出感动惊讶。
     她见过的银钱可比涨过的月钱要多多了。
     但是秦英有个坏毛病,花钱大手大脚。之前她把自己钱袋子里存的八两都花掉了。
     从买汉代史书,接济同阁小厮,再到买炭笔……秦英就没有消停过。
     她也晓得自己是个存不住钱的主儿,早早地就让梅三娘帮她保管钱袋子了。
     梅三娘看着秦英干瘪地挤不出一丝水分的钱袋,于心实在不忍。
     所以她每次参宴结束后,都给对方的钱袋里偷偷塞点碎银。
     这也算是以此回报,秦英护送她到长安,又亲自将她领进钟露阁。
     不过半个月,那小钱袋子在梅三娘的小动作下鼓起来了。
     某天中午秦英领到当月的月钱,不敢留手,赶紧到东跨院上交给梅三娘。
     梅三娘正在屋里和陌香做女红,她见秦英过来了,随手搁下了绣样和针线,笑道:
     “送月钱来?我帮你存了二两银子,你可不要再乱花了。”
     秦英腼腆地挠了挠头:“嗯嗯。”走到梅三娘的身边时,她看到几上的半成绣品,赞扬道,“你绣的是什么啊?细腻又好看。”
     圆形的绣板之上,是用五色彩线勾勒出来的翠柳和黄莺儿。柳条婀娜,莺鸟栩栩。
     “这是益州的特产之一,蜀绣。”把绣样捧给了秦英,梅三娘道:
     “益州的蜀绣很早就开始出名了。成都府不是有个别名叫做‘锦官城‘?这个‘锦官‘,就是汉代在成都府设立的官署名。”
     秦英显然不知道“锦官城”的这层深意,她听了之后叹道:“哦?还有这种说法啊?我读古书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
     梅三娘得意地掩面笑了:“这不会专门写在史书明显的地方。但地方志记载的可是清清楚楚。”
     每个州郡县都会有自己的地方志。地方志通常会保存在州府、县衙之处。
     能有机会参阅地方志的也不是普通人。
     这时一直安静做针线的陌香抬起头来,捏了捏自己酸痛到麻木的脖子后面,接口道:“三娘以前的家世很好吧……”
     陌香的话把众人惊了一跳。谁也没料到话题会转到这个地方。
     “是啊。”梅三娘双手紧紧地交握在一起,才低声喃喃道。
     “阿耶是成都府尹的文记之官,阿娘出于益州当地的大姓。我在我们这房中排行第三,上头还有两个兄长。三年前祖父去世后,我们梅

第三十三回 玉琯起高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