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衣摆绊倒。
太学内,几十个学子正跟随一位老博士诵读经典。最令人惊讶的是,讲堂上悬挂的竟是孝武皇帝亲题的34;正谊明道34;匾额——真品!
老博士见来了外人,停下授课。一问才知,这匾额是刘秀派人从长安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连带着还有半车《诗》《书》残简。
34;刘将军说了,34;老博士抹着眼泪道,34;宁可少修一座宫殿,也要先把太学立起来。34;
午后,三位老臣在城南一家食肆用膳。店家端上的竟是标准的汉制分餐——每人一案,菜不过三,酒不过爵。
34;这黍米饭...34;王隆细细咀嚼,34;是长安味啊!34;
店家笑道:34;老丈好舌头!这米是刘将军特意从关中运来的,说洛阳迁都大典,得让天下人记住汉家味道。34;
正说着,街上忽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透过窗棂望去,只见数百工匠正在搬运建材,奇怪的是他们步伐一致,竟走出军队般的阵势。
34;这是...34;
34;回老丈,34;店家解释道,34;刘将军把工匠编成39;左校39;39;右校39;,说建都城如治军,要有章法。34;
徐咸若有所思:34;难怪城中营建如此有序...34;
傍晚时分,三位老臣登上了正在修缮的灵台。俯瞰全城,但见街衢如棋盘般规整,宫阙虽未完工却已显汉家气象。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南一座新建的礼台,台上旌旗猎猎,台下甲士如林。
34;那是迁都大典的祭坛,34;陪同的小吏介绍,34;刘将军亲自设计的,完全依照孝武皇帝泰山封禅的规制。34;
王隆忽然问道:34;这些...都是刘秀一人的主意?34;
小吏左右看看,压低声音:34;其实都是冯异大人带着我们熬夜想出来的。不过刘将军说了,对外要说是39;恢复汉制39;,不能居功。34;
三位老臣会心一笑。刘安世忽然想起什么:34;对了,更始帝何时驾临?34;
小吏脸色突然变得古怪:34;这个...听说还在宛城饮酒作乐...34;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徐咸打破沉默:34;天色已晚,不如去看看夜市?听说洛阳夜市恢复了宵禁前的盛况。34;
夜市上,更让三位老臣吃惊。商铺张挂着标准的汉式灯笼,交易用的全是新铸的34;建武五铢34;;巡逻的士兵不仅维持秩序,还帮老妇人提篮子;甚至有个稚童背不出《论语》,旁边卖肉的屠夫竟放下砍刀过来指点...
34;这哪是刚经历过战乱的洛阳...34;刘安世喃喃道,34;简直是文景之治时的长安啊!34;
回到驿馆,三位老臣秉烛夜谈。王隆从行囊中取出一卷竹简:34;二位,这是我离京前整理的《汉官旧仪》,本想献给更始帝...34;
34;巧了,34;刘安世也掏出一卷,34;我带了《未央宫制》。34;
徐咸笑着取出块绢布:34;我这是三辅老臣联名的《请复汉制疏》。34;
三人相视而笑,却又同时叹了口气。
喜欢。
第980章 三辅旧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