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2/2页]

我,薯条,苏联英雄 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摩西,摩西!
     这里是最狂野的野兽,刚刚断了你们后路的最强大的warboss,如果你们这些软脚德国虾米还有点脑子,就乖乖的待在原地,等着俺去剁了你们!
     带有精神暗示的嘲讽,直接点燃了德军的怒火。
     然而当这些愤怒的德军,想要把怒火倾泻到,开始组织撤退的苏军部队身上的时候。
     之前被薯条君“随便”指了一个方向的,隶属于“国际纵队旅”的2000余步兵,以一个个小组的形式,从不同路径赶到了战场。
     (飙车中,不断掉队成小组,又在薯条君模糊的向西行动命令下,以不同行动路径,到达了不同的苏军部队。)
     他们为当前战斗力不足的苏军部队,打了一针肾上腺素。
     德军在愤怒中,失去了章法的攻势,轻易就被战斗力出现跃升的苏军断后部队打断。
     几个小时后,同样的剧本,在步兵第5军的阵地上复刻。
     最后是,距离最远,且处在战区之外的,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第2航空军指挥部,也在彩蛋奖励的作用下,收到了一份压缩的嘲讽文件。
     对此,与迈耶有着相同脾性的德国空军,虽然因为技术不足无法打开,这个包含了薯条君自进入战场以来,所有在德国空军头上取得战果的小视频的压缩文件,但也被其自带的精神暗示激怒。
     众多原本应该前往攻击,苏军在纳雷夫河新防线的德国空军部队,被调往攻击巨型天线。
     至此,薯条君的计划已经成功一半,至于另一半,则是因为重生刷新状态而从奇怪精神状态中脱出的薯条君,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
     “什么,你说我发了疯的带人,一路冲到了这里?”
     “狗哨”点头。
     “然后,造了个巨大天线,给德国人发了挑衅宣言?”
     “狗哨”点头。
     薯条君,看着刚才巨大爆炸制造的大坑有些发懵,
     “然后呢?”
     “然后就是,你现在必须完成你的计划!”
     终于处理完“善后事宜”的“图司机”,将薯条君拉进了参谋部空间。
     依靠此前巨型天线短暂超功率运行的帮助,现在“图司机”等人,已经拥有了一份较为详细的,当前战区敌我形势图。
     薯条君一波野兽攻势,外加嘲讽宣言,成功拉动了这个战区中所有德军的仇恨,为在这个战区苦战的苏军部队,争取了一个撤退集结的时间窗口。
     但要帮助状态奇差的苏军部队,彻底跳出这一战区。
     光靠自我解散,将自身携带的玄学力量,摊薄在周围苏军身上的,“国际纵队旅”摩托化步兵。
     和只有一车能起到精神伏特加作用的炸薯条,明显只能照顾到,超过两万苏军部队中一小部分的暴风兵小队,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薯条君必须继续带领当前的装甲部队,在布格河南岸牵制德军力量,给苏军部队争取足够的整编与休整时间。
     只是已经失去构建这一计划时,天不怕地不怕精神状态的薯条君。
     看着在沙盘地图上,标注出来的大量,已经向巨型天线位置包夹过来的德军部队后,有点呆滞。
     而在这种状态下,“图司机”等人只需要保持沉默,做出一副让薯条君沉浸式欣赏自己行为造成影响的姿态,就可以给薯条君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
     几分钟后,感觉火候差不多了的“图司机”,对薯条君说出了,启动薯条君内心本质的关键话语,
     “所以,我们最狂野的野兽,怕了?”
     怕?
     “WAAAGH!”
     在薯条君恢复本质的瞬间,被“图司机”等人丢回了战场。
     整个参谋部,重新恢复了安静,又沉默了几分钟之后,有人开口了,
     “我们是不是老了?”
     (一些解释:
     1、自我解散的薯条旅部队
     在行军过程中掉队成小组的,隶属于“国际纵队旅”的摩托化步兵,因为规模太小,且已经远离给他们带来根本提升的薯条君,所以其在进入战斗后,很快就会失去玄学加成。
     在这种情况下,能在重新变成普通苏军士兵前,将自身力量摊薄在周围苏军身上,提升这些苦战之后濒临崩溃的苏军士兵的持久力,已经是薯条君的WAAAGH立场,在得到巨型天线的一次性加持后,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2、超过两万苏军部队
     步兵第5军(包含三个步兵师)和机械化第13军(除去坦克第31师)在战前,应该至少有3万7千余人。
     数据依据为,格兰茨在《泥足巨人》中给出的,1941年6月22日,西北特别军区(西方面军)各步兵师的平均兵力为9327人。
     机械化第13军在1941年3月的兵力为人(包含坦克第31师)。
     因此,即使以较为悲观的预计方式,猜测两支部队在6月23日上午时的剩余力量,两万人应该是肯定有的。)
    喜欢。
  

第11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