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6章 环形包围圈[1/2页]

抗战之铁血少英雄 红阳夕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滩头的硝烟尚未散尽,微山湖的浅水区漂浮着日军汽艇的残骸和油污,被泥浆染成褐色的浪头反复冲刷着岸上扭曲的尸体。
     小林司令官站在旗舰甲板上,望远镜里这片狼藉景象让他指节捏得发白,精心策划的三栖攻势竟被渔民的水草网和泥巴炸弹撕得支离破碎,三分之一的兵力折损在滩头阵地。
     “小林阁下…….”一旁的松尾声音发颤,他很清楚,司令官此时的怒火正需要一个宣泄口。
     “八嘎呀路!一群废物!”小林猛地转身,拔出了指挥刀。
     “哈依…”松尾吓得连连鞠躬,冷汗直流。
     “命令!”小林的声音冷得像冰,“放弃滩头强攻,执行‘铁环方案,所有舰船退至深水区,建立三层封锁圈!”
     “哈依!”松尾如释重负,急忙转身下达命令。
     日军迅速变阵,三支作战单位如机械齿轮般精密咬合。
     内层封锁线,残存的12艘汽艇拉开两公里间距,探照灯交错扫视湖面,重机枪封锁所有可能的水路渗透点,形成“无间隙巡逻带”。
     中层火力网,机帆船上的迫击炮阵地完成坐标校准,预设炮击区域覆盖全岛滩涂与丛林边缘,随时准备实施“梳篦式轰炸”,这是冈村宁次在华北扫荡中验证过的压缩战术。
     外层机动层,两艘运输舰搭载的步兵中队化整为零,乘橡皮艇登陆外围小岛,建立观察哨与狙击点,彻底切断微山岛与外界的联系。
     小林深知这种包围的精髓,压缩空间即是扼杀生命,他特意保留东侧一片芦苇荡作为“生路”,实则埋伏两支机枪小队,这是针对游击专家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
     至此,“铁环”阵型成型,日军不仅重新完成了对微山岛的包围,更将包围圈缩小了三分之二,兵力更集中,火力更凶猛,立体打击与纵横交叉火力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
     做完这一切,小林重新拿起望远镜,看向远处的岛屿,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笑。
     “微山岛上的游击队们,你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小林自言自语,声音里透着一丝残忍的快意。
     “现在,让我们开始最后的围剿吧,摧毁这个反抗的据点,彻底掐灭华北平原上最后一点星火!”小林的咆哮响彻整个舰队。
     随着小林一声令下,封锁圈内的日军舰船同时开火。
     密集的子弹如狂风暴雨般扫过水面,击起无数水柱。
     此时,石云天伏在制高点,镜片上倒映着湖面渐次成型的封锁链。
     当探照灯光束如苍白触手掠过掩体时,他猛然意识到危机所在:“他们在制造火力‘刑场!”
     日军三层防御体系构成完美的同心圆结构,一旦飞虎队被迫向圆心收缩,来自四面八方的火力将遵循集火效应,包围圈内任意一点承受的火力密度,理论上可达外围单点防御的 2πR倍。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学结论。
     鲁汉的机枪组试图撕开一道缺口,子弹刚泼向一艘汽艇,瞬间引来三艘敌船的交叉火力压制。
    

第546章 环形包围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