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6章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2/2页]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孤单寂寞有点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商量。
     其实他本来想去剿匪,顺便熟悉灵寿县西山区的地形。
     但是走不脱啊。
     胡乃武爹妈快来了,他大伯也在各地开始了反土匪,反共党,提倡新生活的新政。
     还有冀南豫北的部分党组织同志,接到命令,过来汇报工作。
     “江团长,我真的调入221团了吗?”
     看着蹦蹦跳跳的胡芷江出现在面前,一群光棍们眼睛都朝着她身上聚焦。
     江向阳真是觉得首长太坑了。
     自己只是提醒胡芷江不适合做地下党工作。
     一碰面在没有准确消息的情况下,暴露自己身份。
     叶参谋长,吴政委查清楚胡芷江是新党员,竟然把人调给了他们221团,还发电报,让江向阳去把人接来。
     “你学什么的?燕大毕业了吗?”
     “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卧槽,这话怎么这么耳熟..
     好像是一场学生运动的口号..
     江向阳想了半天,才一拍自己脑门..自己竟然小看了同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下华北的局势,犹如压抑的干草垛子。
     一点火星,就是冲天大火。
     “林恒,今天12月几号?”
     “11号了..”
     特么的,怎么赶上这个节骨眼了。
     这下子好了。
     可能是发起12.9运动北方局也没想到,北平这场学生运动,会把痛失长城之痛,华北自治之殇,赤裸裸的揭露到所有中国人的面前。
     国人被压抑的怒火点燃,从北平到上海,武汉广州,一直蔓延到全国各地城市甚至县城,工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纷纷站出来,走上街头,声援北平学生们的爱国壮举。
     席卷全国的一场爱国运动。
     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爱国,抗日,在北平,在华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处境。
     这云再厚,天再黑,也压不住中华民族对朗朗乾坤的渴求。
     中国人要的是平等,要的是自主,要的是领土完整。
     在这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群众运动关口,宋哲元绝对顾不上行唐,灵寿的事情了。
     他们这两个团,可能也要热闹了。
     129运动,以军警逮捕学生为导火索..
     以学生,工人和各行业代表为营救被逮捕学生再次上街游行为高潮。
     最终再次被军警逮捕。
     最终发起12.9运动的学生们,下场可想而知。
     组织者和部分学生,一部分转为地下工作,更多的,被开除学籍,只能中断学业回家..
     221团跟第5团,要是没在华北,也就算了、
     既然在这儿,肯定会被方面军首长抓差。
     接应北方局急需转移的同志和同学。
     要知道,这批学生,很多都会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
     “林恒,立刻去给陈政委发报,命令他们速战速决..”
     “胡乃武,跟你堂姐去找你大伯问问,冀南石门附近,有几个是勾结日本人的汉奸政府,为非作歹的县长,老子一起打了..顺便帮我把最近的大公报和学生运动的报纸,每天给我送来。”
     “张安纹,立刻去找洛书记过来,我们有大事商量..”
     在后世,习惯了中华民族的忍耐力。
     却忘了民族的爆发力。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手无寸铁的学生们,都敢走上街头,跟军警对峙。
     老子手里又不是烧火棍。
     一二九这样的浪潮下,全国人民都在驰援抗日,号称红军头号精锐的221团,岂能无动于衷。
     加入红25军这一趟,已经赚了,谨慎个球。
    喜欢。
  

第186章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