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汉军大营,灯火通明,酒香四溢。
刘昆高坐主位,正大宴麾下群臣。
老将军皇甫嵩刚刚送来捷报,言称已攻下汝南郡与颍川郡,如今正遣人询问下一步动向。
刘昆轻抚酒盏,目光转向身旁的郭嘉,笑道:“奉孝,皇甫老将军新近打下颍川与汝南两郡,依你之见,我军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郭嘉放下手中酒杯,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看向刘昆道:“大将军心中早有定论,嘉又何必多此一言?”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况且,属下早已暗中布置妥当。那袁公路啊,早就憋不住了,是时候该让他跳出来了。”
荀攸闻言,双眼微微一亮。
对于郭嘉所说的“那件事”,他亦是参与者之一。
若真能如计划般发展,朝廷大军进攻中原便就能够名正言顺了。
一旁的贾诩则依旧沉默寡言,自顾自地端起桌前的美酒,轻轻啜了一口,仿佛眼前这场讨论与他毫无关系。
刘昆虽得到了郭嘉的肯定答复,但心中仍无十足把握。
当初,他将袁术从孙策手中得到传国玉玺的秘辛告知郭嘉后,后者当即有了主意。
尽管郭嘉不知刘昆从何处得来这等绝密线索,却断言袁术日后必会利用传国玉玺称帝。
刘昆深知,郭嘉乃当世顶级智者,既得了这等线索,又怎会坐视不理?
只是,他虽知原本历史上袁术得到玉玺后便急不可耐地称帝,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但如今的局势与往昔截然不同,他不敢笃定袁术是否还会如历史上那般“作死”。
想当年,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影响力着实有限。
袁绍雄踞北方,坐拥四州之地,隐隐有吞并天下之志。
袁术为不甘落后于袁绍,才草率称帝,以致招来身死国灭的大祸。
而如今,天下局势已然明朗。
刘昆挟九州之地,坐拥大半个大汉江山,拥兵百万,麾下智谋之士与能征惯战之将不计其数,比起当年的袁绍不知强大多少倍。
袁术如今盘踞淮南之地,占据中原富庶区域,这对长安朝廷而言,绝非好事。
刘昆思及此处,看向荀攸道:“公达,你安排下去。皇甫老将军暂时按兵不动,先消化汝南郡即可,切不可刺激了袁公路。”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我军在沛国留下少量驻军便足够了,谅他袁公路不敢轻易窥视。其余兵马随本侯攻入彭城国,与安东都护府高伯平一同拿下徐州!”
刘昆此言一出,如军令既下,席间诸位文武大臣纷纷领命,各自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寿春,袁术的府邸内。
当得知刘昆大军大举南下的消息后,袁术起初极为紧张。
他眉头紧皱,连忙派遣手下头号大将纪灵,率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下蔡,以抵挡朝廷大军的攻势。
又派遣大将桥蕤率领五万大军驻守阳泉,防范皇甫嵩大军。
过了一段时间,袁术惊喜地发现,无论是汝南郡的皇甫嵩,还是屯兵萧县的刘昆,都没有丝毫向淮南发起进攻的迹象。
皇甫嵩忙于围剿盘踞在汝南郡境内的山贼,根本无暇理会桥蕤所率的五万人马。
而屯兵萧县的刘昆则带着绝大部分兵力,浩浩荡荡地朝彭城国进发。
沛国也仅留下少量兵马驻守,显然是不打算南下。
袁术紧绷的
第479章 奋进的袁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