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章 种花部落新军制与军衔[1/2页]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我是昆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光和五年暮春。
     刘昆来到这个时代也有了两年了,从当初十五岁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就在去年年底,鲜卑人大举入侵凉州、幽州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檀石槐暴毙之后,他的儿子和连继任单于之位。
     但此人非常贪财好色,自身才干和治理能力远远不及他父亲。
     他率军侵入了凉州的北地郡,竟然被当地守军射杀于乱军之中。
     于是,引发了鲜卑人更大的骚乱。
     众人拥立和连幼子骞曼,而和连兄长之子魁头不服,也自立为单于。
     两人之间争斗不休,纷纷以正统的单于自居。
     于是乎,中、西、东三部鲜卑纷纷看样,都各自为政,拥兵自重,不再听从两个单于的命令了。
     这让原本铁板一块的鲜卑四分五裂,纷争不断,根本就无暇南下,让大汉朝有了一个短暂的安宁时间。
     早段时间,拓跋甘派人来和刘昆接洽,想要换回被俘的拓跋杲和一众鲜卑贵族。
     拓跋甘不忍族弟羁留种花部落,遂答应了刘昆的狮子大张口。
     其实,刘昆只是开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归还十万被鲜卑人掳走的汉家男女。
     拓跋甘实在拿不出这么多人,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归还了近三万的汉人奴隶!
     剩余部分,都折算成了牛羊和战马,这才将劳作了三个多月的拓跋甘和一众鲜卑贵族归还了回去。
     对于刘昆来说,这几十名鲜卑贵族俘虏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要的是人口,能换回来三万被掳走的汉人男女,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三万被解救出来的汉人男女对刘昆的种花部落感恩戴德,除了极少数人远走故乡之外。
     那些家破人亡,和家人已经失散的人都留了下来,刘昆将他们编入了种花部落户籍。
     给他们分发了足够的田地、牛羊、种子,让他们从事耕种。
     三万人被分散在前套平原、后套平原,成为了种花部落的居民,并在这里开枝散叶,为种花部落建设出了一个塞外江南来。
     当然,三万人远远不够,刘昆把目光放到了大汉朝。
     他利用甄家庞大的影响力,积极收揽流民。
     只要肯来雁门,一路均有人专门接待,保证他们能安然迁徙过来。
     光靠甄家还是不够的,为此,他对大汉其他州的代理商开出了巨大让步。
     只要把人拉到雁门来就行,刘家会在原本的份额上给予相当的优惠。
     靠着这种方法,两年来刘昆前前后后从全国各地迁徙了近五十万人口。
     极大地充实了河套平原的人口,让种花部落更加地稳固了起来。
     当然,如果这些事让他陈留刘家出面,肯定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但能取得本州代理商权的,几乎都是本州最大的世家。
     买卖人口就能节省天价资金,这让他们欣喜若狂。
     对于这些,刘昆根本就不在意。
     相比于人口,这些钱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自从在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扎根下来之后,他种花部落的粮食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了。
     而且,自己三个生产基地生产的美酒、香皂源源不断地供应着整个大汉,根本就不愁销路。
     九原出品的货物都集中到了雁门郡广武,从这里发向全国,一切都合理合规。
     精盐、宣纸都由甄家代为销售,根本就让人无法查出产地来。
     因为这些产品只有刘昆的几个工厂才能生产,其他人想仿冒都做不到。
     如今种花部落占据了并州除了太原郡、上党郡所有的郡县,治下人口也达到了两百万之多。
     种花部落的正规军在十五万左右,为了有别于大汉朝军制,刘昆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新颖的编制。
     其实也算不了什么,他只不过是沿用了蓝星东大种花家的子弟兵军制而已。
     相比大汉军制的伍、什、屯、曲、部,刘昆决定还是采用种花家的军制和军衔。
     因为种花家的军制和军衔已经非常成熟了,完全可以拿来借鉴。
     种花家的军制,由班、排、连、营、团、旅、师、军组成,采用“三三制”。
     也就是说,一个班12个人,设一个班长和副班长

第111章 种花部落新军制与军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