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宝船缓缓驶入泊位,粗大的缆绳被抛上岸,数十名壮汉喊着号子将船只固定。
跳板刚刚放下,徐达就迫不及待地大步走来。
这位老将虽然须发皆白,但步伐依然虎虎生风。
34;老臣幸不辱命!34;徐达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卷图册,34;倭国银矿分布图在此,首批白银三百万两已随船运抵!34;
朱元璋一把扶起老臣,声音有些哽咽:34;好!好!天德啊,这一仗打得好!34;
李善长随后上前,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34;陛下,这是倭国国主的降表和王玺。另有各色珍宝二十箱,已造册登记。34;
这玩意虽然不重要,但是不能没有,这将作为记载史书的重要依据。
围观的百姓听到34;三百万两白银34;时,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
卖鱼的张婶手中的篮子都掉了,活鱼在石板路上扑腾;
茶馆的李掌柜差点打翻茶壶,嘴里不停念叨着34;三百万两啊34;;
几个学子更是激动地抱在一起,高声朗诵着《大明颂》。
蒋瓛见状,连忙示意侍卫加强戒备。
御林军的盾牌立刻组成一道人墙,将兴奋的人群稍稍隔开。
但百姓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34;陛下!34;徐达突然转身指向宝船,34;请容老臣为您展示战利品!34;
34;陛下!34;徐达突然转身指向宝船,声音洪亮如钟,34;请容老臣为您展示战利品!34;
随着他一声令下,船舱的厚重木门被水手们缓缓推开。一股混合着海腥味与金属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在朝阳的照耀下,一队精壮的士兵开始将沉重的木箱抬上甲板。
当第一个木箱被撬开时,围观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见箱中堆放的并非想象中的精美银元宝,而是一块块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的银锭。
这些银锭大小不一,大的如砖块,小的似拳头,表面还带着明显的锤凿痕迹和矿砂残留,在阳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
34;这是...34;朱元璋上前几步,伸手拿起一块银锭。
粗糙的表面磨得他掌心发痒,沉甸甸的分量却让他眼中精光闪烁。
徐达抱拳解释道:34;启禀陛下,这些银锭都是从倭国石见银矿直接熔铸的粗银。为抢在季风结束前返航,臣等只做了初步提炼。34;
他指着银锭上的黑色杂质,34;这些矿砂若再经三次精炼,成色能再提三成。34;
李善长补充道:
34;船上还有三十箱未经熔炼的银矿石,都是精选的高品位矿砂。34;
他转身指向船舱深处,34;另有二十名倭国矿工随行,精通冶炼之术。34;
朱雄英接过一块银锭仔细端详,他转向围观的百姓,高声道:
34;诸位父老请看,这才是真实的银矿模样!我大明将士用血汗换来的,就是这些看似粗糙,却实实在在的财富!34;
人群骚动起来。一个老银匠挤到最前面,眯着眼睛打量:34;确实是上好的矿银!看这断面,成色少说也有七分!34;
喜欢。
第284章 银锭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