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阁外的江湖街愈发热闹了。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守脉树的新叶上,卖早点的张婶已经支起了摊子,蒸笼里飘出的糯米香混着青果茶的清苦气,在石板路上弥漫开来。她的摊子前总摆着个小木箱,里面装着街坊们自发收集的地脉数据——王木匠会记下木料的湿度变化,李绣娘能从丝线的绷紧程度看出灵力波动,连挑水的阿牛都知道,井水冒泡时要去通知惊鸿阁的弟子。
“林阁主,来碗青果粥?”张婶笑着舀起一勺粥,粥里浮着几粒煮得软糯的守脉树果实,“今早熬的时候加了新收的种子,萧先生说这叫‘以脉养脉。”
林晚棠接过粥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度,像触到了江湖最真实的脉搏。三年前这里还是片荒地,如今却成了七大门派弟子与百姓往来最频繁的地方——佛窟的小沙弥会来教孩子们念《共生经》,巫族的姑娘们带着蛊虫帮街坊辨认药材,蓬莱的弟子则在街口摆了个“观潮台”,教渔民们看海浪辨地脉。
“阿石呢?”林晚棠往街尾望去,往常这个时辰,阿石总会带着少年们在守脉树林里巡查。
“在学堂后院教新弟子扎‘护脉结呢。”张婶朝巷子里努努嘴,“就是他当年绑草棚那法子,如今编成绳结卖,说是能给孩童辟邪,生意好着呢。”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镜灵学堂的院门虚掩着。林晚棠推门进去时,正撞见阿石蹲在地上,手把手教几个总角孩童用麻绳打结。孩子们的小手上缠着布条,那是模仿少年们当年磨出茧子的模样——这是学堂的新规矩,入门第一课不是练剑,是学扎护脉结,要亲手磨出第一个茧子才算真正入门。
“师父!”阿石抬头看见她,耳尖微微发红。他如今已是学堂的助教,腰间除了镜碎片,还多了块惊鸿阁的令牌,只是说话时依旧带着当年的憨厚,“这结要留三分松,太紧会勒伤地脉……”
林晚棠看着孩子们手中歪歪扭扭的结,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昆仑。那时她以为守护是金戈铁马的壮阔,却不知最坚固的防线,原是由这些带着体温的绳结、沾着汗水的指纹、混着烟火气的日常,一点点编织而成。
“小禾呢?”她往暖阁望去,往常这个时辰,小禾总会在那里整理地脉手札。
“带着药童去后山了。”阿石挠挠头,“她说守脉树的根须能治风寒,采了些回来给张婶的小孙子熬药,还说这叫‘地脉报恩。”
正说着,暖阁的门被推开,林溯抱着一摞手札走进来,手札封
第317章 江湖街的烟火气与守护传承的日常肌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