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如果用这种“争气豆”的种子去种,新闻里不是说,十二天就能成熟吗?
     可是,转念一想,她又犹豫了。
     “老李,这豆子……能做豆腐吗?”她不确定地问道,“我听说,这种豆子,生长那么快,主要是用来做饲料和榨油的。做豆腐,对豆子的要求可高了,得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那种才行。”
     “这……我还真不知道。”老李摇了摇头,“没听说有人拿它做过豆腐。估计不行吧?长那么快,里面的营养成分,肯定跟不上。”
     王丽华的心中,天人交战。
     一边,是无豆可用的绝境;另一边,是充满未知风险的尝试。
     最终,那份对豆腐事业的热爱,和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战胜了犹豫。
     “不管了!试试!”她咬了咬牙,“死马当活马医了!老李,这种子怎么卖?给我来二十斤!”
     买回了“争气豆”的种子,王丽华立刻回到了乡下的老家。
     她请人把那几亩荒废已久的田地,重新翻整了一遍,然后,亲自将那一颗颗金黄的种子,播撒进了泥土里。
     她不像李旭那样,拥有神奇的能力。
     但她有的是一个手艺人最宝贵的品质——耐心和细致。
     她每天都守在田边,像照顾孩子一样,照料着这些寄托了她全部希望的豆苗。
     浇水、除草、捉虫……每一个环节,她都做得一丝不苟。
     让她惊喜的是,这种“争气豆”,真的就像传说中一样神奇!
     它们几乎不挑地,就在她家那片算不上肥沃的土地里,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地生长着。
     短短十二天的时间,就走完了普通大豆需要四五个月才能完成的生命旅程。
     当她站在那片金黄的、结满了沉甸甸豆荚的豆田里时,她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
     她随手摘下一个豆荚,剥开,里面是三颗滚圆饱满的豆粒。
     她学着小时候的样子,将豆粒放在手心,用另一只手的手指用力一捻。
     “呲——”
     一股清亮的油脂,瞬间从破碎的豆粒中渗出,染黄了她的指尖。
     “油这么多……”她心中一沉。
     老一辈的豆腐匠人都说,做豆腐,最怕的就是油性大的豆子。
     油性大,意味着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就可能偏低,这样的豆子,出浆率低,点出的豆腐,容易发柴、发散,不成形。
     她的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但事已至此,她还是决定,要亲手试一试。
     她收割了一部分大豆,拉回了城里那间歇业已久的豆腐坊。
     深夜,当整条小巷都已陷入沉睡时,“王记老号豆腐坊”的灯,再次亮了起来。
     王丽华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那套传承了上百年的、熟悉而又神圣的工序。
     第一步:选豆、泡豆。
     她将那些金黄的“争气豆”,倒入大木盆中,用清水反复淘洗。
     豆子在水中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然后,她将豆子浸泡在清冽的井水中。
     这一次,她特意延长了泡豆的时间,她希望能让这些油性大的豆子,更充分地吸收水分。
    喜欢。
  

第368章 豆腐西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