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油中的各种异味分子。
经过这一系列“美容”之后,原本令人作呕的地沟油,已经从外观和气味上,与正常的食用油相差无几。
但“化学刘”知道,这些油,还缺少了“灵魂”。
因为在处理过程中,油本身的香味也损失殆尽。
于是,他会进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增香。
他会从非法的化工商店,购买各种食用油香精。
豆油香精、花生油香精、菜籽油香精……应有尽有。
他只需往那一大釜“死油”里,滴入几滴浓缩的香精,再稍加搅拌,这些油,便立刻“活”了过来,散发出以假乱真的、浓郁的豆油或花生油的香味。
最后一步,流向餐桌。
这些经过“精心美容”的地沟油,会被灌入没有任何标识的白色大塑料桶里。
然后,由专门的渠道商,在深夜,悄悄地送到像“滋味轩”这样的餐馆后厨。
它的价格,只有正规品牌大豆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红姐,正是通过一个所谓的“同乡”,联系上了这样的渠道商。
当第一批散发着“浓郁豆香”的便宜油送到后厨时,厨师长陈师傅舀起一勺,看着那清亮透明的油,闻着那有些过于“标准”的香味,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和不安。
但他最终,还是将那勺油,倒进了烧热的炒锅里。
“滋——”
伴随着一阵青烟,一道色泽鲜亮、香气“扑鼻”的菜肴,很快就被端了出去,送到了毫不知情的食客的餐桌上。
食客们吃得津津有味,没有人能从味道上,分辨出这道菜的“灵魂”,究竟是来自金黄的豆田,还是来自那肮脏腥臭的下水道。
而在这座城市的无数个阴暗角落里,同样的罪恶,正在因为大豆的短缺,和成本的压力,而愈演愈烈,疯狂上演。
……
丰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局长办公室里,刘韵正眉头紧锁地看着一份刚刚递交上来的群众举报信。
信是用打印机打出来的,内容匿名,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愤怒。
信中详细地描述了在城乡结合部的某个废弃养殖场内,每到深夜,就会传出令人作呕的恶臭,并且有可疑车辆频繁进出,疑似在进行非法食品加工。
举报人还附上了一张在远处用手机偷偷拍下的、画质模糊的照片。
照片上,隐约可以看到几口大铁锅,和一些堆放着的、油腻腻的塑料桶。
“地沟油……”
刘韵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身上带着一股不容侵犯的正气。
他最痛恨的,就是这种昧着良心,拿老百姓生命健康当儿戏的违法犯罪行为。
尤其是在当前这种食用油价格飞涨的敏感时期,他知道,一定会有不法之徒铤而走险,让这些早已被严令禁止的“餐桌毒药”死灰复燃。
“小王,立刻通知执法大队一中队和三中队的所有人,到会议室开紧急会议!”他拿起内线电话,语气斩钉截铁,“另外,联系一下警察经侦支队的朋友,请他们派两个人过来协同行动。”
喜欢。
第349章 黑色产业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