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笔底梅魂寄相思
词曰:
狼毫饱蘸胭脂色,画取寒梅寄寸心。枝上红英含露重,笺中痴意待人寻。
窗棂日暖香微度,砚底墨浓情自深。不向春风夸艳冶,独留清韵付知音。
怡红院的晨光斜斜切过画案,将宣纸上未干的墨迹染成琥珀色。宝玉握着支紫毫笔,笔尖悬在梅枝末梢迟迟未落——那处该点一朵含苞的胭脂梅,却总觉得颜色不对,换了三碟胭脂,染了五遍宣纸,仍不满意。
“二爷这梅枝都快磨穿了。”袭人捧着新研的墨进来,见画案上堆着七八张废稿,每张都有半截遒劲的枝干,却独独缺了那点睛的花,“昨儿林姑娘送来的蔷薇胭脂,最浅那碟带着珠光,何不试试?”
宝玉从善如流,用银簪挑了点浅红胭脂,在指尖揉开。胭脂里混着细碎的珍珠末,在阳光下泛着星子似的光,倒比寻常胭脂多了几分灵气。他俯身落笔时,鼻尖几乎碰到宣纸,睫毛在纸上投下淡淡的影,像两只停驻的蝶。
这一朵花点了足足两刻钟。先以淡粉铺底,再用朱红勾边,最后蘸着那带珠光的浅红点染花心,层层叠叠竟有七重色。待收笔时,宣纸上的梅花仿佛活了过来,花瓣边缘泛着晨露般的光泽,连袭人都看呆了:“这哪是画的,倒像是刚从栊翠庵折来的。”
宝玉却轻轻摇头,指尖抚过画纸右下角的留白:“还差个字。”他取过小楷笔,蘸了点金粉,细细写下个“颦”字——是黛玉的小字,笔画间藏着几分刻意的笨拙,倒比平日里的书法多了几分真心。
正待将画收起,就见茗烟冒冒失失地闯进来,手里攥着片沾着泥的绿萼梅瓣:“二爷!林姑娘在沁芳闸那边掐梅花呢,雪雁说让您……”话未说完,就被宝玉推着往外走,“知道了知道了,我这就去。”
临出门时,他忽然想起什么,将那幅梅花图折成小方,塞进袖袋。指尖触到画纸的温热,像触到了谁的掌心,引得心跳都乱了半拍。院外的海棠树抽出了米粒大的新芽,沾着晨露,在风里轻轻晃,倒比盛开时更让人欢喜。
沁芳闸的水汽漫过石阶,将青苔润得发亮。黛玉正站在梅树下,手里掐着枝绿萼梅,指尖被花刺扎出个小红点,却浑然不觉。雪雁在旁絮絮叨叨:“姑娘仔细手,前儿才好的风寒,别又招了凉。”
“你看这花苞。”黛玉指着枝头最饱满的那朵,声音轻得像叹息,“再等三日,定能全开了。”话音未落,就见宝玉从柳树后转出来,月白袄子的袖口沾着点胭脂红,显然是刚画完画。
“林妹妹。”他笑着走上前,袖袋里的画纸硌着肋骨,倒比平日里更觉踏实,“我那儿新得了幅好画,想请你指点指点。”黛玉挑眉时,鬓边的珍珠耳坠晃了晃,映得她眼底也泛起光:“宝二爷的画,哪里用得着我指点。”
说话间,两人沿着水闸慢慢走。宝玉趁机掏出画纸,小心翼翼地展开。黛玉低头去看时,呼吸忽然顿住——那枝胭脂梅生得极像前日她鬓边插的那朵,连花瓣上被风吹皱的纹路都分毫不差,而右下角那个“颦”字,金粉里混着点胭脂色,显然是用他指尖的余温晕开的。
“这花……”黛玉的指尖轻轻落在花瓣上,宣纸上的胭脂竟与她指尖的红点融在了一起,“画得太实了。”嘴上说着挑剔的话,耳根却悄悄红了,像被画里的梅花染了色。
宝玉心里一松,反倒笑了:“原是照着你鬓边那朵画的,许是看得太真,倒失了神韵。”他见黛玉指尖的红痕,忙从袖中摸出块干净的帕子递过去——正是前日黛玉送的那方,上面的绿萼梅已被他摩挲得发亮。
黛玉接过帕子,指尖刚碰到布料,就觉出不对。帕子边角多了几针细密的绣线,原是她那日赶工漏绣的地方,此刻竟被人用同色的丝线补得严丝合缝,针脚比她自己绣的还要匀净。
“你……”她抬头时,正撞见宝玉躲闪的目光,像个偷吃了糖的孩子。风从水面吹过来,卷着梅香扑在两人脸上,画纸上的胭脂梅仿佛也随着风轻轻颤动,将满纸的情意抖落在湿润的空气里。
第二折 帕上针脚藏心语
词曰:
素帕裁成雪色匀,银针穿起意千重。梅枝暗度三分雅,蝶影深藏一点痴。
灯下挑丝凝远念,窗前走线寄相思。莫言此物寻常甚,字字行行皆是诗。
潇湘馆的烛火摇摇晃晃,将黛玉的影子投在帐上,忽长忽短,像个捉摸不定的谜。她把宝玉送的那幅梅花图铺在妆奁上,指尖一遍遍抚过那个“颦”字,金粉沾在指腹,在烛火下闪着细碎的光。
“姑娘,该睡了。”紫鹃端着安神汤进来,见她对着画儿出神,忍不住打趣,“宝二爷这画是越画越好了,连花瓣上的露珠都像真的。”黛玉没接话,从妆匣里取出方素白绫帕——是早就备好的料子,比寻常帕子厚了三分,最适合绣细密的针脚。
紫鹃知她心意,忙取来丝线匣子:“用哪色线?石青的衬梅枝,银白的绣花瓣,再用点胭脂红点睛,定是好看的。”黛玉却挑了支豆绿的线,穿在针上:“就用这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豆绿线在素帕上慢慢游走,先勾勒出梅枝的轮廓,枝干要虬劲,却不能失了风骨,像极了宝玉画里的笔意。黛玉的指尖在帕上游动,针脚时而细密如鳞,时而疏朗如星,倒比写诗时更用心。
绣到花苞时,她忽然停了手。烛火映着帕子上的半成品,梅枝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想起白日里在沁芳闸,宝玉鬓边沾着的那片绿萼梅瓣,她忽然有了主意,换了支玉色丝线,在梅枝下绣了只半展翅膀的蝴蝶——翅尖沾着点梅粉,像是刚从花蕊里钻出来。
这帕子绣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黛玉才将最后一针收线,指尖已被针扎出好几个小血点,渗在帕子的边角,像极了雪地里不小心滴落的胭脂。她把帕子叠成小小的方块,用细麻绳系好,藏在袖袋里,才肯躺下歇息。
梦里全是梅枝和蝴蝶。宝玉拿着她绣的帕子,在梅树下笑得眉眼弯弯,忽然一阵风吹来,帕子上的蝴蝶竟活了过来,绕着两人飞了三圈,化作漫天的梅花雨。黛玉想伸手去接,却怎么也够不着,急得醒了过来,额角全是汗。
“姑娘做噩梦了?”紫鹃端着洗脸水进来,见她脸色发白,忙递过杯温水,“刚听见老太太那边传话,说张道士今儿一早就到,让姑娘们都去荣庆堂见见。”黛玉点点头,对着镜子梳头时,才发现鬓角的发丝都熬得有些散乱,像帕子上未绣完的梅枝。
去荣庆堂的路上,远远就看见宝玉和探春走在前面。宝玉穿着件石青袄子,腰间系着的玉佩叮咚作响,听见脚步声回头时,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黛玉下意识地攥紧袖袋里的帕子,指尖触到那方温热的绫罗,心竟比往日跳得更急了。
“林妹妹。”宝玉放慢脚步等她,眼角的余光总往她袖袋瞟,“昨儿那画……你觉得还好?”黛玉抿着唇笑,从袖中摸出个小小的布包递过去:“原想回赠你幅字,偏生手笨,绣了个玩意儿,别嫌弃。”
布包刚递过去,就见贾母的丫鬟琥珀远远走来,笑着喊:“老太太正等你们呢!”两人慌忙收起帕子,并肩往荣庆堂去。宝玉的手揣在袖袋里,紧紧攥着那方布包,能清晰地摸到帕子上凸起的梅枝和蝴蝶,像摸到了谁的心跳,烫得指尖发颤。
荣庆堂的炭盆烧得正旺,张道士穿着件紫色道袍,手里捻着串念珠,见宝玉进来,眼睛笑得眯成条缝:“宝二爷近来气色越发好了,想来是有喜事将近。”宝玉的脸腾地红了,偷偷去看黛玉,见她正低头喝茶,耳尖却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倒比帕子上的胭脂梅更动人。
第三折 道观玄机泄天机
词曰:
鹤氅飘萧入府来,念珠转动玄机埋。言辞隐晦藏深意,眉眼分明露喜怀。
一卦姻缘牵玉帛,三言谶语点情骸。荣国府内春风动,暗把红绳系两钗。
张道士在荣庆堂的紫檀木椅上坐定,鹤氅上的白绒毛沾着点雪粒——今早来时路上下了阵微雪,落在梅枝上,倒添了几分仙气。他接过贾母递来的茶,目光在宝玉和黛玉身上转了圈,忽然抚着胡须笑:“贫道今儿来,一是为老太太和姑娘们祈福,二是给宝二爷带了件好东西。”
说罢,从随身的锦囊里取出个锦盒,打开时里面躺着块通灵玉,色泽竟与宝玉的那块一模一样,只是上面刻的字不同,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对偶句:“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这是前年在玄真观挖到的,原是块古玉,贫道瞧着与宝二爷的玉有缘,特意带来相赠。”张道士将玉递到宝玉面前,指尖似不经意地在玉上划了个圈,“两块玉凑在一起,倒像天生的一对。”
贾母笑得眼睛眯成条缝,接过玉仔细瞧:“果然是好物件,瞧这水头,比宝丫头那块金锁还亮。”这话一出,宝钗的脸微微一红,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而黛玉的目光落在那玉上,又悄悄移开,像是被什么刺了眼。
宝玉把玉揣进袖袋,正碰到黛玉送的那方帕子,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他抬头时,正对上张道士的目光,老道冲他挤了挤眼,那眼神里的深意,倒比这满屋子的炭火气还要热。
“贫道还给姑娘们算了几卦。”张道士取出三枚铜钱,在龟甲里摇了摇,“林姑娘的卦象最是奇特,上上签,却带了点波折,像极了寒冬里的梅,要熬过风雪才能开到最盛。”
黛玉握着帕子的手紧了紧,帕子上的蝴蝶仿佛要被她攥碎了。“那宝丫头呢?”贾母最疼宝钗,忙追问。张道士又摇了摇龟甲:“薛姑娘是牡丹命,富贵安稳,只是……”他故意顿了顿,“缘分这东西,强求不得,得看天意。”
宝钗脸上的笑淡了些,却依旧端庄:“多谢道长吉言,缘分自有天定,强求无益。”她说这话时,目光往宝玉身上瞟了瞟,见他正低头把玩那方新得的玉,像是没听见,眼底掠过一丝黯然。
宝玉忽然抬头:“道长能给我和林妹妹合个卦吗?”这话一出,满屋子都静了,连炭盆里的火星都像是屏住了呼吸。贾母先是一愣,随即笑了:“这孩子,胡说什么。”嘴上责备着,眼里却满是欢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道士乐得合不拢嘴,取出六枚铜钱,让宝玉和黛玉各握三枚。黛玉的指尖刚碰到铜钱,就觉出冰凉的金属上沾着点胭脂——是宝玉指尖的,想来是画梅时没擦干净。她的心跳得飞快,握着铜钱的手微微发颤。
卦象出来时,连老道都吃了一惊。六枚铜钱竟摆出个罕见的“鸳鸯戏水”卦,铜钱的正面都朝上,像两朵并蒂的莲。“奇了奇了!”张道士抚着胡须,“贫道算卦三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准的姻缘卦,看来二位是天定的缘分,谁也拆不散。”
黛玉的脸瞬间红透了,像被炭火烤过似的,忙低下头去喝茶,滚烫的茶水烫得舌尖发麻,却没尝出半点滋味。宝玉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蹦得老高,袖袋里的帕子被他攥得发皱,能清晰地摸到那只玉色蝴蝶,仿佛正振翅欲飞。
荣庆堂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黛玉望着窗外的梅枝,忽然觉得张道士的话像这阳光,虽有些刺眼,却把藏在心底的那点念想照得明明白白——原来有些情意,早就像帕子上的针脚,密密麻麻,藏不住了。
第四折 园中风声传闲语
词曰:
风过回廊语渐哗,闲言碎语落谁家。人前故作寻常态,背后私将红线夸。
黛玉心惊藏袖帕,宝玉意动数梅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缕情丝已发芽。
从荣庆堂出来,园子里的丫鬟仆妇看宝玉和黛玉的眼神都变了。路过沁芳闸时,几个小丫头正聚在柳树下说笑,见他们过来慌忙散开,却还是有几句闲话飘进耳朵里。
“听说了吗?张道士给宝二爷和林姑娘算的卦,是天定的姻缘呢!”
“我就说他俩般配,你瞧宝二爷画的那梅花,分明就是照着林姑娘画的。”
“老太太瞧着也欢喜,许是过了年就要下聘了……”
黛玉的脸越听越红,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裙角扫过路边的枯草,带起细小的尘。宝玉跟在她身后,听着这些话,心里竟比喝了蜜还甜,故意放慢脚步,想让那些闲话再多飘进黛玉耳朵里几分。
“这些人就爱嚼舌根。”黛玉低声嗔怪,却没真的生气,指尖绕着披风的系带,“不过是算个卦,哪就扯到下聘了。”话虽如此,想起张道士的话,想起那两块凑成一对的玉,心跳还是慢不下来。
走到潇湘馆门口,就见紫鹃和袭人站在月洞门旁说话,见他们过来忙闭了嘴,脸上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姑娘回来了?”紫鹃接过黛玉的披风,目光往她袖袋瞟了瞟,“厨房炖了冰糖
第291章 宝黛画帕正传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