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8章 残雪初融春意动[2/2页]

金陵烬未央卷 作家小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房给你做了些吃的,都是你爱吃的。”
     “还是妹妹疼我。”薛蟠嘿嘿笑着,拿起块刚出锅的桂花糕就往嘴里塞,“对了,宝玉和林姑娘怎么样了?我听说他们都还好?”
     “嗯,都好多了。”宝钗道,“宝玉这几日能吃能睡,林姑娘的咳嗽也轻了。等解封了,让他们好好调理调理身子。”
     薛蟠点点头,嘴里塞满了糕点,含糊不清地说:“那就好,那就好。等出去了,我做东,咱们去醉仙楼好好吃一顿,庆祝庆祝。”
     宝钗笑着点头,看着哥哥这副模样,心里也充满了暖意。这场劫难,让每个人都变了些。以前吊儿郎当的薛蟠,如今也懂得了担当,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正说着,一个小丫鬟匆匆赶来,见了薛蟠,忙福了福身:“薛大爷回来了?平姑娘让我来请您和姑娘过去,说北静王府又派人来了,有要事商量。”
     “好,这就去。”薛蟠擦了擦嘴,站起身,“我倒要听听,还有什么要事。”
     宝钗也跟着站起来,和薛蟠一起往荣庆堂走去。路上,见丫鬟仆妇们都喜气洋洋的,连空气都仿佛变得香甜起来。宝钗抬头望着天空,湛蓝湛蓝的,飘着几朵白云,心里默念着:“娘,您看到了吗?我们挺过来了。”
     荣庆堂里,贾母、平儿正和北静王府的使者说话。见薛蟠和宝钗进来,贾母笑着招手:“蟠儿回来了?快过来,这位是北静王府的李管事,多亏了他帮忙,咱们府才能沉冤得雪。”
     薛蟠赶紧上前行礼:“多谢李管事帮忙。”
     李管事笑着回礼:“薛大爷客气了,这都是王爷吩咐的。皇上已经下旨,三日后派人来解封,到时候还请府里的人准备接旨。另外,王爷说,忠顺王府的财产充公后,会拨一部分给荣国府,补贴家用,让老太太和平姑娘放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母和平儿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道谢。薛蟠也跟着傻笑,心里琢磨着,这下荣国府的日子,应该能好过些了。
     阳光透过荣庆堂的窗棂照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洋洋的。大家都知道,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未来的路,虽然还会有坎坷,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总能走下去。
     第五折 隔墙笑语盼相逢
     夜幕低垂,潇湘馆的窗纸上透出昏黄的灯光,映着窗棂的影子,在地上投下交错的纹路。黛玉披着件半旧的驼色披风,坐在桌边,手里捏着那方宝玉送的布偶,指尖一遍遍摩挲着粗糙的针脚。紫鹃在灶房里忙碌,铁锅碰撞的叮当声混着米粥的香气飘进来,让这清冷的屋子多了几分烟火气。
     “姑娘,粥熬好了,加了王妈妈送来的腊鸭腿,您尝尝?”紫鹃端着个粗瓷碗进来,热气腾腾的粥里浮着几片翠绿的青菜,看着就让人有胃口。
     黛玉放下布偶,接过碗,小口喝着。鸭肉炖得酥烂,米粥熬得软糯,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了五脏六腑。她想起宝玉,不知道他今晚吃了什么,袭人会不会也给他炖点好的。
     正想着,墙那边传来轻轻的敲击声,三长两短,是她和宝玉约好的暗号。黛玉的心一下子提起来,忙对紫鹃使了个眼色。紫鹃会意,端着空碗往灶房去了。
     黛玉走到墙边,轻轻敲了敲回应。只听墙那边传来宝玉压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林妹妹,听见了吗?三日后就解封了!到时候我就能去看你了!”
     黛玉的眼眶一下子热了,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声音发颤:“听见了……我等你。”
     “我给你带了好东西,”宝玉的声音里满是笑意,“上次跟你说的梅园,我托茗烟去看过了,朱砂梅开得正好,等你身子好些,咱们就去,我给你折最大的那枝。”
     “嗯。”黛玉应着,眼泪却不争气地掉下来,砸在衣襟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还有,”宝玉像是想起什么,声音更柔了,“我让袭人姐姐找了本新的诗卷,里面有好多咏梅的句子,到时候咱们一起看。对了,你绣的帕子我收到了,那只蝴蝶绣得真好,我天天带在身上呢。”
     黛玉破涕为笑,用帕子擦了擦眼泪:“没个正经,天天带在身上像什么样子。”
     “我乐意。”宝玉的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意味,“那是林妹妹亲手绣的,比什么宝贝都金贵。”
     墙这边的黛玉笑得眉眼弯弯,心里像揣了块暖炉,连带着这春夜的寒气都消散了。她能想象出宝玉说这话时的样子,定是眉飞色舞,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
     两人隔着一堵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从梅园说到诗卷,从去年的桃花说到今年的新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灶房里的紫鹃听着,嘴角也忍不住笑意,手里的活计都慢了几分。
     不知说了多久,墙那边传来袭人的声音,催宝玉歇息。宝玉才依依不舍地说:“林妹妹,夜深了,你也早点睡,别着凉。我明日再跟你说。
     “你也是,别熬夜。”黛玉轻声道。
     “嗯,晚安。”
     “晚安。”
     墙那边的脚步声渐渐远了,黛玉却还靠在墙上,久久没有动。月光透过窗纸的破洞照进来,在地上洒下一小片银辉,她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心里充满了期待。三日后,她就能真真切切地看见他了,不用再隔着这冰冷的墙,不用再听着模糊的声音猜测他的模样。
     紫鹃走过来,给她披上披风:“姑娘,夜深了,回屋歇着吧。看您这高兴的,脸都红了。”
     黛玉点点头,跟着紫鹃回了屋。躺在床上,她把布偶抱在怀里,很快就睡着了。梦里,她和宝玉站在梅园里,朱砂梅开得如火如荼,宝玉笑着给她折了一枝最大的,插在她发间。
     第六折 旧仆齐心理残园
     天刚蒙蒙亮,王妈妈就带着两个小丫鬟,扛着扫帚和水桶,来到大观园的入口。往日里繁花似锦的园子,如今荒草丛生,石阶上积着厚厚的尘土,几株曾经名贵的牡丹,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看着让人心酸。
     “唉,好好的园子,怎么就成了这模样。”王妈妈叹了口气,拿起扫帚开始清扫石阶,“咱们得赶紧拾掇拾掇,等三日后解封了,让姑娘少爷们看着也舒心些。”
     一个小丫鬟拿着抹布擦着蒙尘的石狮子,嘟着嘴说:“王妈妈,这园子这么大,就咱们几个人,啥时候能拾掇完啊?”
     “慢慢弄,总能弄好的。”王妈妈擦了擦额角的汗,“你看那潇湘馆的竹子,不还是好好的?只要根还在,总有发新芽的时候。咱们荣国府也是这样,只要人心齐,总有好起来的日子。”
     正说着,远处传来脚步声,只见平儿带着几个老仆过来了,手里都拿着工具。“王妈妈,我们来搭把手。”平儿笑着说,“琏二爷回来了,让府里能动弹的都过来,先把主要的几条路清扫出来,再把潇湘馆、怡红院拾掇拾掇,让宝二爷和林姑娘住得舒服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妈妈高兴地应着:“还是平姑娘想得周到。”
     众人分工合作,有的清扫落叶,有的修补篱笆,有的给枯了的花木浇水。虽然天气还冷,大家却干得热火朝天,额头上都冒出了汗。几个年轻的小厮不知从哪里找来几把剪刀,小心翼翼地给海棠树修剪枯枝,嘴里还念叨着:“等开春了,定能开出满树的花。”
     怡红院的袭人也带着小丫鬟来了,手里捧着几束刚从府外买来的腊梅,插在院里的旧瓷瓶里:“这花看着精神,插在屋里,宝二爷见了也高兴。”
     王妈妈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暖烘烘的。想当初贾府鼎盛时,下人们虽多,却各怀心思,哪有如今这样齐心。她拿起扫帚,又往潇湘馆的方向扫去,心里琢磨着,得把那条通往怡红院的小路好好清扫清扫,等解封了,让宝二爷和林姑娘能顺顺当当的见面。
     潇湘馆里,紫鹃正和两个老仆擦拭窗棂。见王妈妈带着人过来清扫门前的路,忙笑着迎出去:“王妈妈,辛苦您了。”
     “不辛苦,不辛苦。”王妈妈摆摆手,“林姑娘身子刚好,得住在干净地方。咱们把这儿拾掇得亮堂些,姑娘的病也能好得快些。”
     紫鹃心里感激,忙回屋端了热茶出来,给大家解渴。阳光渐渐升高,照在清扫干净的石板路上,泛着淡淡的光。湘妃竹上的残雪消融殆尽,露出青绿色的竹身,在风里轻轻摇曳,像是在舒展腰身。
     到了晌午,大家聚在厨房吃饭,都是糙米饭配着咸菜,却吃得格外香。王妈妈给每个人碗里都夹了块腊鸭腿:“多吃点,下午才有劲干活。”
     小厮们边吃边说笑,说等园子拾掇好了,要在里面放风筝,要在沁芳闸边钓鱼,仿佛已经忘了前几日的困顿。平儿看着他们,嘴角露出了笑意。她知道,荣国府就像这园子一样,虽然经历了寒冬,只要大家肯出力,总有复苏的一天。
     饭后,大家又接着忙碌。夕阳西下时,通往潇湘馆和怡红院的路已经清扫干净,两院的院子也拾掇得差不多了,虽然还是有些破败,却透着一股干净利落的生气。王妈妈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地笑了:“等明日再把屋里好好擦擦,就差不多了。”
     众人收拾好工具,说说笑笑地往回走。暮色渐浓,园子里亮起了点点灯火,像是黑夜里的星星。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夹杂着丫鬟们的说笑声,让这沉寂了许久的大观园,终于有了些往日的模样。
     第七折 残烛微光映新生
     荣国府的夜,不再像前几日那样死寂。各院的窗里都透出灯火,偶尔传来几声咳嗽,几句低语,却都带着活气。贾母的佛堂里,烛火摇曳,映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平儿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本账册,正和贾母说着府里的用度。
     “……库房里剩下的银子不多了,北静王说拨下来的财产得等解封后才能清点,这几日的开销,只能先从王妈妈他们凑的体己里挪了。”平儿的声音很轻,却透着沉稳。
     贾母点点头:“我省得。能省就省些,别委屈了宝丫头和林丫头,还有宝玉,他们身子都弱,得吃点好的。”
     “您放心,我都安排好了。王妈妈每日给怡红院和潇湘馆送些新鲜菜蔬,袭人和平儿也常去照看,错不了。”平儿道。
     正说着,贾琏掀帘进来,身上还带着寒气。他穿着件半旧的深蓝色棉袍,头发有些凌乱,却比去时精神多了。“母亲,儿子回来了。”
     贾母见他回来,忙招手让他坐下:“怎么样?衙门里没为难你吧?”
     “没有。”贾琏坐下,端起平儿递来的热茶喝了一口,“周昌倒了,以前跟他勾结的几个小吏也被抓了,没人再揪着咱们府的事不放。皇上的旨意三日后到,到时候就能解封了。”
     “那就好。”贾母松了口气,“以后行事,可得谨慎些,别再惹祸了。”
     “儿子记下了。”贾琏点点头,脸上露出愧色,“这次府里遭难,都是儿子没用,没能护住大家。”
     “过去的事就别说了。”平儿轻声道,“以后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贾琏看了平儿一眼,眼里满是感激。这阵子,若不是平儿里外操劳,撑着这个家,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佛堂里安静了片刻,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贾母看着贾琏和平儿,心里琢磨着,等过些日子,得把平儿扶正,也算了了凤丫头的一桩心愿。
     与此同时,怡红院里,宝玉正坐在灯下,给黛玉写信。他用的还是那半截铅笔,纸是袭人从旧书堆里找出来的宣纸,虽然有些泛黄,却很平整。他写得很慢,一笔一划,生怕写错了。
     “林妹妹,明日天好,我让茗烟去看看梅园的梅花开得如何,回来告诉你。今日王妈妈他们把园子拾掇了,潇湘馆门前的路扫得干干净净,等解封了,我就能顺着路去找你了。我给你带了本新的诗卷,里面有‘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我想,梅花定能懂你的心……”
     写完,他仔细折好,放进墙洞,又用土轻轻掩住。窗外的月光很亮,照在光秃秃的海棠树上,像是蒙上了一层银霜。他想起黛玉,想起她笑起来时弯弯的眉眼,心里就暖暖的。
     潇湘馆里,黛玉也没睡。她坐在窗前,看着天上的月亮,手里拿着那方宝玉送的帕子。紫鹃在旁边做着针线活,缝补着宝玉送来的那件月白夹袄。
     “姑娘,你看这针脚还行吗?”紫鹃举起夹袄,上面绣了几朵小小的梅花,是她学着黛玉的样子绣的。
     黛玉笑着点头:“很好,比我绣得还好。”
     紫鹃不好意思地笑了:“姑娘又取笑我。等明日,我把这件夹袄送回去,让宝二爷也高兴高兴。”
     黛玉点点头,目光又回到月亮上。她知道,再过两日,她就能见到宝玉了。到时候,她要告诉他,她昨夜又梦见了大观园的桃花,这次,花下有人等着她。
     夜渐渐深了,荣国府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剩下几处还亮着微光,像是黑夜里的残烛,却顽强地映照着即将到来的新生。窗外的风停了,空气里带着一丝湿润的暖意,春天,真的不远了。
    喜欢。
  

第288章 残雪初融春意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