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该由她结束她的生命。
     谁知下一瞬,紧促的肉体撞地的声音从身后接连传来,大长公主身体一顿,忽然意识到什么。
     “抱歉,前辈。”
     她还是那句话,依旧没变,但大长公主却彻底败下阵来,像是突然老了十岁。
     “从一开始,你就骗了我。”
     大长公主没有转身,但言宣转了,她看见年轻女人无措地低下头。
     “抱歉,前辈。”还是这句话。
     大长公主摆摆手,她让谢安玄离开。
     谢安玄深深看着她的背影,没有立即离开。
     “你们要今晚动手?”
     见谢安玄没走,大长公主身旁的言宣开口询问。
     谢安玄看了她一眼,点头。
     “那帮我杀了皇帝,多谢。”
     谢安玄挑眉。
     “听她的。”刚才还意图杀她的大长公主这时却附和起来。
     “有时间让言宣告诉你原因吧,那是个不怎么美好的故事。”
     谢安玄听完颔首,她朝二人行了个礼,而后转身离开。
     “现在,宣儿,杀了我。”
     谢安玄将出殿的脚步一顿,而后便重重踏实,彻底离开。
     
     再次回座时,来敬酒的人变多了,谢安玄酒量不好,她便以茶代之,只对他们解释说医师叮嘱不能喝酒。
     她旁边案几的谢安恒倒是与她截然不同,别人敬酒,她来者不拒,也不怕别人给她酒里放药。
     谢安玄知道她为何千杯不醉,是安惪给她的一种药,能缓解酒性,让谢安恒随时能保持清醒。
     谢安玄也找安惪要过,但府医大人依旧不饶人,以一句“体虚短寿之人不宜喝酒”把她怼回去了。
     好吧,忘了她现在还装着她的病弱人设呢,不喝就不喝。
     谢安玄算了算,发现已经时间差不多了,微微侧头,余光瞥见她家妹妹身后负责添酒的宫女走上前来,她便知道,今晚的戏开场了。
     “啪——”
     杯盏落地发出短促的一道声音,在喧嚣宫宴中并不明显,但就这一声,让在场大部分人都噤若寒蝉。
     丝竹声陡然被一声重响截断——三王爷一脚踹开殿门,玄色锦袍上溅着未干的血迹,身后跟着甲胄鲜明的禁军,手中利剑的寒芒刺破了殿内暖融的烛火。
     “父皇,儿臣已将殿外意图谋逆者斩杀殆尽!”三王爷目光濡慕地望着殿上消瘦的皇帝。
     “混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谁知一个酒杯直直朝他砸来,伴随着皇帝中气不足的怒吼。
     太子听到“斩杀殆尽”这个词,脸色阴晴不定,他站起身指着三王爷,眼神阴鸷:“三弟装什么呢?今日谁想谋逆,在座各位自有评判!”
     “大哥说笑了,殿外全是你的人,我可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进来保护父皇!倒打一耙?也要问问我的人证!”
     皇帝听着两兄弟吵闹,突然觉得不太对劲,两人说得都真心实意的,似乎都在以为对方今日是在谋反。
     他最开始得到的消息也是老三要谋反,但看老三大摇大摆跟老大对峙的模样,他也不太确定了。
     殿内藏着皇帝早前就安排好的侍卫和两位至尊强者,皇帝原先是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的,但现在,他突然心底发寒。
     没等他出声制止两兄弟无意义的争吵,就听巨大的一声酒杯砸落的声音响起,接着就是谢安玄借内力扩出的声音——
     “清君侧!”
     皇帝瞳孔紧缩,下首站立的高挑女人走至殿中,殿外突然传来震彻天地的的呐喊——
     “清君侧!诛逆王!”
     皇帝的说话声被这潮水般的声音覆盖,那声浪撞在朱红宫门上,竟让厚重的大门也瑟瑟发抖。
     谢安玄步步上前,离皇帝越来越近。
     皇帝被他身边的大太监搀扶着,想要立刻逃走,他焦急地叫着两位高手的名字,却不想竟无丝毫反应。
     皇帝往梁上看去,不由瞳孔紧缩!
     两张死不瞑目的脸悬在上方木梁上,早不知死了多久。
     皇帝看见无数侍卫朝女人冲去,但心里却丝毫没有安心,他只觉得黑白无常在他身边若隐若现,他内心极度不安。
     在逃跑过程中,他又回望了一眼,女人从袖中取出一张无脸面具正在往脸上扣。
     为什么要戴面具?
     皇帝没有功夫思考这个问题,他借着侍卫和宦官的保护正在朝另一通道奔逃。
     哪怕他身体已经不好,但现在却爆发出了无尽的潜力,两条老腿倒腾地挺快,马上就要到达密道。
     身后的厮杀声似乎已经消失不见,皇帝眼睛里只能看到那个通道。
     快到了!就快到了!
     “呃——”
     一把剑横飞过来,直直穿过他身后太监的身体将他也一并刺杀。
     皇帝拼着最后一丝力气向后望去,是一张木制无脸面具。
     
     夜色掩盖深宫。
     元宵即将结束时,一场毫无预料的大雪降临世间。
     纯洁的白色将厮杀声和血迹掩盖,留下的,只有一张禅让圣旨和国师的亲笔。
     ——北伐大元帅谢安恒性资英毅,功绩昭然,忠勇可嘉,具承天命、继大统之德才。朕心欣慰,兹决定禅位于元帅谢安恒。
     ——天命归恒,可安四海。
     两份文书一出,天下皆惊。
     据传,太子和三王爷竟一同谋反,两方相斗时,他俩其中一方中派来的一个戴面具的江湖人士将皇帝杀害而后不知所踪,太子和三王爷也在打斗中一起丢了性命。
     真是让人唏嘘。
     这是给天下人的说法,有人信,自然也有人不信。
     但无论天下人如何看待,谢安恒总归是登上了帝位。
     谢安玄算了算日子,将登基大典择在二月初八进行,离这个日子还有不短的时间,准备得会很充裕。
     按珩朝习俗,本来次日该放年假,但谢安玄派人挨个请了此次事变里存活的官员,让他们明日来朝认个眼熟,无人拒绝。
     于是翌日早朝,众官员顶着厚重的黑眼圈来到朝堂。
     来了他们才知道,谢安玄的那句“认个眼熟”是什么意思。
     朝堂上多了不少生面孔,有女有男,穿着完全合身的朝服,在朝堂上各自寒暄。
     侥幸活下来的官员这才明白,这些乱臣贼子竟然早就备好一切!
     谢安恒穿着绛紫色朝服站在最前列,听着略显吵闹的朝堂,深藏功与名。
     不枉费她这些年,四处找寻人才。
     过不了多久,这些新鲜血液在朝中站稳脚跟,这些老东西也就可以滚了。
     昨夜清君侧,大权在握者和愚忠之人都被有目的性地清理,如今在殿中留下的,全是些墙头草。
     不过该说不说,皇帝看人的眼光真不怎么样,朝中气运不错之人竟寥寥无几。
     不过想来也是,若真气运不错,也就不会遇到她们了。
     新提拔的掌事女官在殿前高声道:“皇上驾到——”
     谢安玄收回思绪,看向未穿龙袍,一身战甲的谢安恒走至龙椅处。
     宫中绣娘想要赶制龙袍,但被谢安恒制止了,她说在登基日之前缝好便可,今日就只穿了一身战甲来朝。
     看得一众官员颇为新奇,但不敢置喙。
     谢安玄见此情景,却满意地笑了。
     有仁心又不乏雷霆手段,她会是个好皇帝。
     谢安玄在金碧辉煌中看向中心位置的谢安恒。
     一片金色中,她恍然看到了她理想下的太平盛世,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未来,充满未知与繁荣的未来——
    喜欢。
  

第130章 梅兰竹菊4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