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出世、“入世”,哀帝、师傅和友人走的分别是不同的道,得到的人生也截然不同。
那自己呢?自己奉师命下山辅新帝,以后要走的道又是什么呢?
是像哀帝一样救世,大刀阔斧地改革,不成功便成仁?还是学友人那标新立异的“入世”,来人间一遭,为自己而活?
窗外热浪起伏,远近景致在蒸腾中虚化变形,光线亮得像刺人的利剑,近乎能戳伤人眼。
谢安玄难受地眨了眨眼,关窗,收回视线。
或许自己早就有答案了,不是吗?
五年游历,她见识山河万象,人间百态。
她曾见过渡江两岸的青山倒映在碧波之上,竹筏划破水面漾开层层涟漪;她曾去往北部边境观星空垂落,银河在沙漠上空流淌出璀璨的河湾……
她曾与比丘尼前辈一起为流民施粥,木勺舀起的是热粥,又不只是热粥;她曾邀一群女君游山探幽,引流觞曲水,寄诗情于山野……
然,她也曾于狭窄过道,目睹土匪拦截过路人,欲要杀人夺财;她也曾在京都巷尾,看到地痞强行收取清贫伞匠的保护费,稍有不从便砸毁摊位、殴打商贩……
不过这些出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事,她都能帮就帮了。
于是,土匪死于“梅剑仙”一剑之下,伞匠冼正心和玄安小道长成了朋友。
回忆此般种种,谢安玄心绪难宁。
这个世界,好又不好,有山川湖海的壮丽,也有百姓疾苦的悲戚。
她的所见所闻,就如同翻开在她眼前的万卷长卷,让她的眼中装满了世界的模样,让她模糊不清的道慢慢显现轮廓。
辅新帝,不仅仅是完成师命,更是要在这乱世中寻得一方清明。
她欲借新帝之手,亲手绘出她心中的朝代!
而这第一步,就从驱“匪患”,救旱灾开始!
窗外阳光依旧盛烈,谢安玄的影子映在竹席上,被光拉得细长而锋利。
喜欢。
第99章 梅兰竹菊1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