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官斗起波澜[2/2页]

浮生重启录 信手闲书聊东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红妆,全是私盐换的。魏东来,你当我不想做清官?可清官的骨头,早被这规矩啃光了!”
     他话没说完,一个衙役跑进来,附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
     刘大人脸色一变,站起来就走:“魏东来,你给我等着,这事没完!”
     他走时,袖子扫落了桌上的《荒政全书》,书里掉出张字条,是我昨天写的赈灾计划,上面列着“需向藩库申请赈灾银三万两”,可旁边用红笔打了个大叉,写着“藩库无银,着地方自行解决”——这就是他说的“地方自行解决”?
     接下来的日子,刘大人三天两头派人来查账,说我“滥用赈灾款”。
     他们拿着《钱粮账簿》,指着“施粥开销”那栏说:“一碗粥用多少米,都得记清楚,不然就是贪污!”
     可他们却对李富贵家粮仓里的粮食视而不见。
     还让人在县城里散布谣言,说我“疏浚河道惊动了河神,才引来旱灾”。
     百姓们开始动摇,有人不敢再去工地,有人偷偷把渠填上——他们怕的不是河神,是刘大人的权势,是这官场里“官官相护”的规矩。
     夜里,我坐在油灯下给恩师张大人写信。
     王顺磨墨道:“大人,这墨还是崇祯十五年库存的,那年我爹作为里正,被逼着在‘劝捐帖上按了血手印。”
     笔尖在宣纸上顿了又顿,想写洛城的苦,想写刘大人的贪,可又怕牵连恩师。
     最后只写了八个字:“田园将芜,亟待甘霖。”
     封好信,我对王顺说:“找个可靠的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无论如何,要让张大人收到。”
     王顺重重地点点头,接过信转身离去。
     他走后,我看着桌上的《大明律》,翻到“官员贪腐”那章,上面写着“贪赃枉法者,斩”,可书页边缘,有人用小字写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我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甘。
     不知道这封信能否带来希望,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但我知道,为了百姓,我不能放弃。
     因为我明白,刘大人打压的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想为百姓做事的人;他维护的也不是李富贵,是这层层叠叠、相互包庇的官场制度。
     书童接过信时,屋檐的冰棱正好坠地,碎成十八瓣。
     我盯着信纸烧剩的灰烬,看“田园将芜”四字如何卷成黑蝶,飞进洛城的风沙里。
     接下来的日子,王顺每日扫完县衙前的槐叶,就蹲在门口数过往的马蹄印,他袖口磨出的洞越来越大,像极了我给恩师信里未写完的话。
     有次暴雨冲垮了粥厂的瓮锅,我在泥水里摸出半块烧焦的米饼,突然想起婉娘说过:“等待的滋味,比观音土还涩。”
    喜欢。
  

第7章 官斗起波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