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他立刻召集其他属官到大厅议事。
刚一落座,尚书仆射于风治便说:
“李中书,这是河西漕运的章程已经拟好,还您过目”
李义府接过文书仔仔细细翻看,时不时在页边做批注:
“这里提及的员工月俸,还是要跟户部再三核对的。”
他指着其中一处,问于风治:
“你有没有想过运转的时间,你有没有考虑过黄河汛期?这个还要提前半个月调度的。”
议事过程中,还门下省侍中吴所谓将新修订的《考课法》草案送来:
“李中书,这个是今年官员考试的新章程,如果中书省没有异议的话,就通过颁布吧”
李义府一页一页检查着,对其中“地方官政绩考需要附和老百姓评价”是特别关注:
“这个百姓评价是如何采集?需要制定具体办法,免得流于形式。”
吴所谓点头:
“这个事情正需要中书省来拟定细则的。”
李义府忙完事情已经是傍晚,他揉揉自己有些发酸的脖子,起身离开,回到李府。
一进门,便见长子李津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几分关切:
“阿耶,今日怎地回府这样晚?”
李义府脚步未停,只淡淡“嗯”了一声,并未直接回答儿子的话,随口问道:
“你阿娘那边,晚膳可备好了?”
李津听了,眉眼顿时舒展开来,笑盈盈地回话:
“早就备妥了。阿耶,您再迟些回来,那饭菜怕是都要凉透了。”
李义府点了点李津的额头:
“你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的调皮呀”
父子俩一进内堂,就见李夫人站在门口等着,李夫人轻笑:
“妾身,听闻今日圣人任义哥你为中书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义府跟着母子俩走到食桌前坐下,方落了座,便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夫人所言极是。如今圣眷正浓,差事也越发多了起来,往后为夫怕是真要忙到脚不沾地,连家都要少回了。”
李夫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温婉的笑意,伸手为他布了一筷子菜,柔声道:
“那是圣人看重义哥你的才干,这是多大的体面。只是,官场上的事复杂,你凡事还需多思量,切不可为了一时的风光,做出那违背良心、逾越道德底线的事情来。咱们不求大富大贵,只盼着一家人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的。”
李义府捻着山羊胡轻笑,伸手拍了拍夫人的手背:
34;你当为夫是那等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34;
烛火在他眼中映出细碎光亮:
34;圣人眼皮子底下当差,哪个不是如履薄冰?前日户部王侍郎只因说错半句话,便被打发去了洛阳看粮仓。34;
他端起茶盏抿了口,指尖在温热的瓷面上轻轻摩挲:
34;我这好不容易从蜀地爬到长安,家里三个儿子还等着荫补入仕,哪敢拿全家前程赌一时痛快?34;
夫人将剥好的橘子递过去,他却摆手推开:
34;你放心,我李义府在官场打滚这些年,什么风浪没见过?34;
窗外忽有夜露打在芭蕉叶上,他压低声音凑近了些:
34;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那些伤天害理的勾当,便是金山银山堆在眼前,我也断不会沾的。34;
喜欢。
第525章 李义府兼任中书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