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拜,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感恩戴德的话语;
还有些人则喜极而泣,哽咽的道谢声和铁镣拖地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在这青砖院落里久久回荡。
与此同时,洛州各县的衙役们也正忙碌地挨家挨户传达着这道政令。
在河南县的田埂上,一位名叫王老汉的老农正弯着腰拾掇着农具,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
突然,他看见一名衙役捧着文书朝他走来,心中不禁一紧:“官差小哥,这是又要征粮了吗?”
那衙役见状,连忙笑着摇头道:
“老人家,您误会啦!这可是大喜事啊!陛下免了今年的租调,您家那三亩地的粟米都可以留着自家享用啦!”
王老汉闻言,猛地直起腰来,他那原本浑浊的眼睛此刻瞪得溜圆,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伸出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文书上的官印,仿佛生怕这只是一场美梦。
确认无误后,王老汉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长安的方向连磕了几个响头,口中高呼:
“陛下圣明啊!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青石路,仿佛要将其熔化一般,连空气都似乎被晒得发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崔知温带领着一众属官,顶着炎炎烈日,缓缓地走在这条被晒得滚烫的青石路上。他们的目的地是西市附近的坊区,那里有一位百岁老人——李婆婆。
当他们终于抵达李婆婆家门口时,发现老人正安详地坐在门口晒太阳。
她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但她的眼神却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宁静。
崔知温快步上前,身后的属官们则小心翼翼地捧着毡被和粟帛。
李婆婆看到官差们捧着这些东西走来,原本平静的面容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她那干枯的手指紧紧地攥着拐杖,仿佛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老人家,这是陛下赐下的恩典。”
崔知温微笑着说道,然后亲手将那厚厚的毡子轻轻地铺在李婆婆的膝盖上。
“还有粟米三石、布帛五匹,这些都是陛下对您的关怀和照顾。”
崔知温继续说道,“希望您能让儿孙们好生伺候您,安度一个幸福的晚年。”
李婆婆颤抖着双手,缓缓地摸了摸那厚实的毡子,感受着它的温暖和柔软。
突然间,她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顺着她那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谢……谢陛下……”
李婆婆的声音哽咽着,带着无尽的感激和感动。
“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好皇帝啊……”
当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大江南北时,就连那阴暗潮湿、弥漫着绝望气息的死囚牢里,也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原本一个个面如死灰、仿佛已经失去了对生活所有希望的囚犯们,在听到“罪减一等”这个消息后,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光亮,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们纷纷从角落里站起身来,拖着沉重的脚镣,踉跄着走到牢门前,急切地向狱卒打听着具体的情况。
“真的吗?真的可以罪减一等?”
“那我是不是不用被砍头了?”
“我被判了流放,现在能改成什么刑啊?”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原本死寂的死囚牢瞬间充满了生机。
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名叫赵五的囚犯显得尤为激动。
他因为盗耕牛而被判了流放之刑,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完了,没想到竟然还有转机。
当他得知自己的刑罚被改为杖刑时,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俺出去定好好种田,再也不做这等糊涂事了!”
喜欢。
第五百一十八章 洛州沐春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