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月的壬寅日,太阳高悬于天空正中,散发出炽热的光芒,犹如一把被烧得通红的烙铁,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官道旁的那棵老槐树,原本郁郁葱葱的枝叶此刻已变得枯黄卷曲,仿佛被这炎炎烈日烤焦了一般。
     连平日里总是聒噪不休的蝉儿,此刻也似乎失去了活力,叫声变得有气无力,仿佛在诉说着这难耐的酷热。
     驿卒李二牵着一匹老马,艰难地在官道上踉跄前行。
     那匹老马显然已经疲惫不堪,口吐白沫,每一步都显得异常吃力。
     它的蹄子踩在龟裂的田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扬起的尘土如烟雾一般久久不散,仿佛这片土地也在这酷热中呻吟。
     “李郎君,这月第三拨渴死的耕牛了。”
     驿站旁豆腐西施王娘子舀起最后半瓢浑水:
     “井水都见底了,县太爷昨儿带着百姓拜了三天龙王庙......”
     县衙内,县令陈铭正盯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卷宗。
     衙役张猛急匆匆闯进来:“大人!牢里的犯人听说要提审,都在闹事呢!”
     陈铭捏了捏发酸的眉心:“去把牢头叫来。”
     片刻后,满脸油汗的牢头弓着腰进来。“大人,这些混不吝的,说除非给口水喝......”
     “告诉他们,审完就给半瓢水。”
     陈铭拍案而起:“传令下去,把牢里识字的、出过远门的都押到大堂。”
     当囚犯们被押进县衙时,正午的日头正烈。陈铭看着跪在堂下干裂嘴唇的汉子,沉声道:
     “本官问你们,可有见过哪里水源丰沛?或是听过什么抗旱法子?”
     角落里的老秀才抬起头:
     “官爷,小人曾在岭南见过水车汲水,若能造些水车......”
     话音未落,堂外突然传来喧哗。陈铭起身查看,只见一队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差疾驰而来,领头的正是朝廷新派的巡按使。
     “陈县令,圣人有令!特派本官等赴各地速决积案,赈济灾民!”
     当晚,县衙后堂的油灯一直亮到子时。陈铭与巡按使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对着堆积如山的案卷发愁。
     “这桩杀人案证人失踪,那桩田产纠纷被告病死狱中......34;巡按使重重叹了口气,34;当务之急,是先安抚民心啊。”
     与此同时,长安城皇宫内,李治抬起头望着御花园枯萎的荷花,神色凝重。
     “朕听闻,殿中省和太仆寺的马匹每日要消耗百石粮草?”
     他转向身旁的户部尚书。
     “回圣人,确实…确实如此。”
     尚书擦着冷汗:“但这些马匹皆是战备所需......”
     “老是备着备着,百姓都要饿死了!”
     李治发怒抬手拍案而起:
     “从明日起,马匹粮草减半!”
     殿外,传来马匹饥饿的嘶鸣。
     御马监的老太监也是苦逼的摸着老泪:“可怜这些畜生,往日精料伺候,如今......”
     次日早朝,李治看着大臣们蜡黄的脸色,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面对大旱,可有良策?”
    &nb

第406章 减禄济灾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