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永徽二年九月癸卯日,太极宫的早朝比往日安静许多。
     李治盯着户部呈上来的《均田疏》,目光在 “同州苦泉牧地”
     处停留 这片草场自武德年间就被圈为军马牧地,如今野草疯长,却因毗邻突厥使团进京要道,迟迟没人敢提开垦。
     “诸位爱卿,”
     他敲了敲奏疏,
     “苦泉牧地空着也是空着,不如赐给贫民耕种。朕记得,那里能种耐旱的粟米?”
     尚书右丞韦弘机出列:
     “陛下,牧地周边有三处烽燧,若开垦为农田,恐影响边防预警。”
     李治揉了揉眉心:
     “去年突厥使者路过,见草场荒芜,还笑我大唐缺马。如今战马存栏已过二十万,难道还怕他们笑话?”
     他转头吩咐宦官:
     “传旨下去,每户分田三十亩,免三年赋税。”
     退朝后,李治在甘露殿接见李孟姜派来的管家。老仆捧着檀木匣,里面装着申通镖局的密报:
     “启禀陛下,三日前晋州地震的消息,我家殿下已着人送往申通总号,明日便有物资从洛阳分号起运。”
     李治捏着密报上的朱砂批注
     “震后疫病需防”
     想起李孟姜曾说过:
     “其实我有一种药可遏制疫情”。
     他敲了敲匣子:
     “告诉长公主,朕准她用申通的渠道调粮,但须避开御史台的耳目。”
     十月辛卯日,长安的晨雾还未散去,中书省就接到晋州加急军报:
     “昨夜地动不止,房倒屋塌者十之五六,压毙百姓两千余人,余震仍频。”
     李治手中的玉镇纸 “砰” 地砸在地图上,晋州的红点被砸得模糊一片。
     “传临川长公主!”
     他话音未落,就见高季辅抱着《灾区赈济条例》冲进殿门,袍角还沾着露水。
     “陛下!”
     高季辅上气不接下气:
     “晋州刺史奏报,城里的棺材都用完了,百姓只能用草席裹尸……”
     “什么?”
     李治打断他,却在看见案头的《孝德颂》时顿了顿:
     “去打开国库西库,把太宗朝存的樟木板材都调给晋州,做棺椁用。”
     他起身在殿内踱步,忽然停住:
     “再传旨,命申通镖局即日起开辟‘晋州赈灾专线,粮草医药优先通行,沿途关卡不得阻拦。”
     高季辅愣了愣
     申通镖局虽明面上是民间商队,可坊间都知道这是临川长公主的私产,连驿卒都不敢查他们的货单。
     他刚要开口,李治却摆了摆手:
     “朕知道你要说什么,长公主的能耐,比御史台的耳目管用得多。”
     与此同时,李孟姜在府中盯着地窖里的现代物资清单。
     煤油灯照在 “青霉素”“黄连素” 的标签上,泛着冷光。
     她指尖划过 “压缩饼干” 的铁盒,想起李治年初说过 “赈灾粮常被贪墨”,遂转头对管家:
     “让镖局的人把药品和粮食分开装箱,每箱都用暗格,药品外层裹上麸皮。”
     “殿下”
     管家迟疑着:
     “晋州离长安不过五百里,您为何不亲自……”
     “嘘 ”
     李孟姜突然按住他的胳膊,窗外传来巡街武侯的马蹄声:
     “记住,申通只是个普通商队,本宫从未去过晋州。”
     她摸出张空白笺纸,用火漆封了个无字信封:
    

第367章 多灾多难的晋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