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6章 回头记得多去庙里拜一拜,懂吗?[2/2页]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乱了方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样的话,咱们抽调两卫,调动十万大军即可。”
     “当然如果辽东战事轻松,咱也可以从辽东抽调部分兵马,令他们截断李世民退路,让其有来无回。”
     杨雄是了解杨安布置这个钓鱼局之目的的。
     既然了解,他自然得想办法为杨安留下李世民。
     甚至就连房玄龄他们也赞同说:“我们也觉得这样安排合适,不过领军之人,还是郎君亲自指派的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官是一门艺术,能做内阁大臣的人,就没有谁是笨的?
     若是没有,他们肯定也能看出来,杨安这是故意给他们安排人的机会。
     可这机会他们不能要啊。
     君王给,那是君王大度。
     但做臣子的,不能真的君王给啥你就拿啥呀?
     尤其是军权这块。
     他们若是今日按照杨安所说,替杨安指派了将领,即便杨安不说什么,杨广回来能不说吗?
     朕留下了太子监国,那便一切由太子做主。
     你们内阁只是太子的工具人。
     作为工具人,却越俎代庖?
     那对他们来说,可绝非好事。
     “我来指派?”
     杨安怔了怔,然后才笑道:“行吧,那就我来指派。”
     “突厥这边,就任命麦铁杖为主帅,程咬金和罗士信为先锋,杨六五,以及伯父家的两位兄长一起随军。”
     “兵马的话,便抽调麦铁杖和罗士信麾下两卫。”
     “行,没问题。”
     “只是让杨六五随军,安儿你的安全?”
     杨雄他们点头,然后杨雄才担心询问。
     “对啊郎君,杨六五可是保护您的。”
     房玄龄他们也跟着附和,但杨安却一笑道:“我就在这宫里,需要有人保护吗?”
     “这事就这样定了,你们内阁回头下旨就行。”
     “至于公瑾兄?”
     杨安说到这时,看了张公瑾一眼,然后才继续道:“公瑾兄你就三日后出发,我这两日与长孙无忌和裴宣机说说,让他们过去后,都以你为首。”
     杨安这是担心三个老阴比聚一块,谁也不服谁,掐起来了。
     所以故意给他们指派个首领,防止耽搁了大事。
     这一点张公瑾也明白,所以立刻就应声行礼:“谢郎君。”
     这话说完,他才再次道:“不过对于各位内阁大臣方才所说之抽调辽东兵力截断李世民退路一事,公瑾倒是有些其他想法,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公瑾此时也有点尴尬,按理说,他不该讲。
     人家内阁大臣什么层次?他又是什么层次?
     这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好吧?
     可是作为臣子,他却还是想说说。
     毕竟有更好的主意不建议,那可并非臣子之本分。
     “哦?公瑾兄有不同想法?”
     “那就说,咱们畅所欲言,有话直说便是。”
     杨安也这才眉毛一挑,诧异看着张公瑾。
     “对啊公瑾贤侄,有话你就说,我等也不是听不得忠言之人。”
     观王杨雄他们也笑眯眯的,张公瑾这才颔首道:“行,那下官就说了。”
     “下官的意思是,咱其实没必要抽调辽东兵马,截断李世民退路。”
     “那突厥始毕可汗,名义上还是臣服大隋的。”
     “既然如此,咱不妨给他下道旨意,让他在李世民兵败后,负责截杀李世民。”
     “此事他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对咱都是有利的。”
     “他若答应,那李世民便无需咱费神,自有突厥人截杀。”
     “可这事他一旦做了,到时突厥那些弱小部落必定心寒,突厥的人心也就散了。”
     “人心散了,突厥距离内乱也就不远了。”
     张公瑾奸诈笑笑,稍微停顿了下,然后才继续道:“同样的,他若是不答应。”
     “不答应也没事,不答应那就是不遵朝廷旨意,咱正好名正言顺出兵伐之。”
     “届时朝廷大军压境,突厥各部落必定心思各异,甚至有人责怪始毕可汗决策失误也属正常。”
     “如此情况下,突厥依旧会内乱。”
     “不知郎君和各位内阁大臣以为,下官所言妥否?”
     张公瑾说完就小心翼翼看向杨安和杨雄众人了。
     杨雄他们没说话,只是意味深长看着张公瑾。
     但杨安却一笑道:“妥,公瑾兄不愧是公瑾兄。”
     “你这是横竖都要让他们自相残杀呀?”
     “回头记得多去庙里拜一拜,懂吗??”
    喜欢。
  

第286章 回头记得多去庙里拜一拜,懂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