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2章 一级功臣[2/2页]

我有无数神医技 江边鱼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媒体记者们的镜头,早就开始捕捉那一道道伟岸的英雄身影。
     “下面有请在这次抗疫战争中表现最杰出的李权院长上台。”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李权现在的声望已经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华国所有人都将他视为疾病克星,人民健康保护神。
     李权快步走上表彰台,顿时,闪光灯亮成了一片。
     今天的李权,特意穿了一身唐装。
     整个人显得帅气、儒雅,又透着浓浓的华国古风。
     上台后,李权对着全场鞠躬。
     “谢谢大家!”
     他有着一种宗师气度,大家风范。
     展露出来的谦逊、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院长,听说您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曾经多次冲在第一线,直接与那些特别强大的感染者正面交锋。将会们控制住,避免咬伤更多人。请问,您有害怕过吗?”
     漂亮的女主持人微笑着问道。
     “嗯……怎么说呢。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只是这个世界想要变得更美好,总要有一些身先士卒的人。在危险面前,如果每个人都退缩,最终整个世界都会变得非常糟糕。
     当时抓捕那些特别厉害的感染者,我想到的是,能够抓住一个,人民群众就可以少很多受害者。
     有个别感染者,因为感染的时间很长,身体得到病毒的强化后,实力变得非常可怕。
     我也是人,肯定也会害怕被他们抓伤、咬伤,然后感染丧尸病毒。
     我的家中还有着年迈的父母,还有着怀孕待产的妻子。
     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他们都需要我去照顾……”
     李权发表演讲时很接地气。
     一点也不避讳自己曾经害怕过的事实。
     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李院长,我听说刚开始的时候,各项研究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挫折,最终都被您挺过来了。难道您对这次的抗疫一开始就有信心吗?”
     女主持人再次问道。
     “信心肯定有。外国的科技很发达,各方面都很先进,连他们都搞不定的病毒,我为什么认为一定能攻克呢?因为我们华国的医学历史已经有着超过五千年,而那些发达国家的医学底蕴仅有区区两百多年。
     我们国家的医学历史是人家的二十五倍以上。
     在咱们面前,西医就只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
     它办不到的事情,我们可以办到。”
     李权的这番话,再次引来雷鸣般的掌声。
     所有人都是重新认识了中医。
     更是打心眼里为华国的中医感到骄傲与自豪。
     “那么请问李院长,您是怎么看待中医重新崛起这件事情的?”
     女主持人的提问,其实应该都是事先准备好的。
     “我认为无论是中医重新崛起也好,还是华国整个国家的伟大复兴也罢,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咱们国家与别的国家不一样。
     华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复兴,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强大帝国。
     比如秦帝国,唐帝国,元帝国,清帝国等等。那是因为华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一个文明伪装成一个国家。
     每次衰落,再兴盛,不断交替,其实只是这个文明不断跌倒,再爬起来的过程。
     它其实一直在努力前进。
     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遇到了坎坷没关系,迈过去就行了。
     从一开始,华国的伟大复兴,中医的重新崛起,早已经注定。”
     李权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华国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文明。
     在外国人眼里,华国有着许多的独特魅力,也正是因为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所折射出来的光彩。
     “好的,谢谢李院长的精彩演讲,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祖国。也让我们对祖国的强大和复兴更加有信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主持人的美眸中泛动着异彩。
     那是对李权的钦佩,更有着发自灵魂的欣赏。
     许多深刻的哲理,只有一些特别伟大的人才能发现。
     “李院长,请问咱们国家的中医既然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要学习外国的西医呢?甚至,西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占据着绝对的霸主地位。
     中医差点消失。”
     这次提问的是一位记者。
     而且还是一位外国记者。
     估计李权过度吹捧自己的国家与中医,惹得这位外国记者感到不爽。
     所以才会故意提出这种刁钻的问题。
     “首先我要申明一点,我从来没有瞧不起西医的意思。尽管西医有着许多治不了疾病,尽管西医在这次治疗丧尸病毒中没能大显身手,一直表现平平。
     但是我还是想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西医能够在过去很长一段间受到热捧,自然有它的长处。
     我们华国的医生们,要走的道路绝不是狭隘的将西医抛之门外。而是需要中西医结合,取两家之长,补其短处。
     这才能够让医疗技术越来越好。”
     短短的几句话,连捎带打,让这名提问的外国记者碰了一鼻子的灰。
     李权与那些纯粹的老中医不一样。
     他既不反对西医,也不会过度夸赞中医。
     事实上,惠尔医院这几年一直都在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
     这也是李权亲自定的标准。
     “取两家之所长,互补短处,说得实在太好了。”
     女主持人趁机帮李权说话。
     “时间紧迫,有请下一位杰出贡献者杨清阑教授上台。”
     杨教授在这次的研究中,确实帮了李权许多忙。
     第二个请他上台,也足以说明上级领导们对杨教授的认可。
     颁奖典礼在有序进行着。
     李权被授予了国家一级功臣的勋章。
     这么年轻,就拿到了国家最高荣誉,他还是第一个。
     “李院长,不知道您领到这个最高荣誉奖章后有何感想?”
     女主持人再次向李权提问。
     不给那些外国记者机会。
    喜欢。
  

第682章 一级功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