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7章 病人好转,紧迫[2/2页]

我有无数神医技 江边鱼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神经阻断,或者做手术后,神经接得不好。
     李权有办法通过手术、药物综合治疗的方式,让那些没接好的神经束,自行对接好。
     要知道,一根头发丝那么细的神经里面,有着上千根用来传导神经微电流信号的神经细丝。即便是专家级的外科医生,而且是神经外科专家,也没办法在显微镜下把一微米级的上千根神经导丝全部接好。
     通常情况下,外科医生都是凭借经验,在显微镜下,把头发丝那么粗的神经一根根对齐。
     至于神经里面的上千根神经细丝能否对得准齐,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所以,很多人做过较大的外科手术后,会发现自己的一部分功能丢失。
     比如做过断指再植手术的病人,会发现接上去的手指虽然成活了,但是经常性麻木。
     又或者运动不灵活,无法弯曲,或者触感消失了大半。
     究其原因,就是那些神经细丝没有对号入座。
     有的另寻新欢,自行生长时,接到了其它的神经细导丝上。
     人的神经系统,就像一块精密的电路板。
     神经细导丝就相当于上面的丝路。
     接错的后果,就是无法再传导正确的神经信号。
     比如痛觉神经信号,无法再回传。
     又或者触感信号,无法再回传。
     都会造成一些神经功能障碍。
     “病人的大脑如何?”李权看向脑科专家,霍金教授的高徒。
     现在已经是京城第一医院脑科名医的宋小龄主任医师。
     “呃……病人的大脑被丧尸病毒攻击后,受到了严重破坏。现在的认知水平,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小部分以前的智慧或者记忆。我发现给他观看他年轻时的结婚照,他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说明他还能记住以前的一些事情。
     但是他现在的思考能力极差,可能连六个月的婴儿都不如。
     病人用药后,大脑目前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好。不过也没有再继续受到伤害。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的大脑功能可以再恢复一部分。
     不敢奢望全部恢复,至少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还有,病人的小脑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从这一点来说,我怀疑丧尸病毒是不是存有自己的智慧?或者有着它自己的认知。它不会攻击病人的小脑,也不会攻击病人的听觉神经。”
     宋小龄医师向李权汇报着病人的大脑变化。
     同时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推断。
     “病毒拥有自己的智慧?”
     李权的眼睛微亮。
     这种观点,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天下间的动物,都具备一定智慧。
     病毒属于微生物,动物是由微生物衍化而来。从这个逻辑推断,病毒具备自己的智慧似乎也说得过去。
     更何况这不是普通的病毒,而是来自外太空的外星球病毒。
     它或许真的是来自于更高级的文明。
     那就更加不能用常理去推断它。
     “宋医师的观察非常仔细,分析也很有参考价值,我给你记录下来。”
     李权身为领导,深知赏罚分明,才能让手下的这群专家、名医、学者们更加卖力。
     想要干成一件大事,仅任一个人的努力是绝对不够的。
     必须借助团队的力量。
     “谢谢李组长!”
     宋小龄的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赶紧向李权道谢。
     能够成为专家、名医的,一个个基本上都是人精。李权特别给他记录下来,这不明摆着就是给他记功吗?
     宋小龄自然感到高兴。
     也很感激李权。
     其他几人,不禁对宋小龄露出羡慕的眼神。
     不过记功的权力在李权手里,他们的观察与记录、分析,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创新。
     李权不单独给他们记功,他们也是无话可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病人体内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怎样了?灭了丧尸病毒后,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吗?”李权的目光看向微生物学家。
     “从我们昨晚检测的数据来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它们现在已经遍布病人全身各组织、各器官,还真有可能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只是现在病人体内的丧尸病毒并未彻底消灭,如果我们现在就对病人使用抗生素,消灭那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会不会功亏一篑?”
     微生物学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件事情还真有些不好办。
     李权的眉头微皱,现在能做的就是继续观察。
     剩下的那2%的丧尸病毒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灭尽?谁也说不清楚。
     希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这期间对病人的伤害不会太大吧。
     “对了,林教授,你们微生物小组有没有找到新的能够对付丧尸病毒的细菌或病毒?”李权又问道。
     “暂时还没有。不过您交代我们寻找能够对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这个倒是有了眉目。”
     微生物学林教授是个作风比较严谨的人。
     说起话来也是一板一眼,表情严肃。
     “嗯,一定不能放松,必须继续研究。”
     李权给微生物研究小组安排了这么个任务,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防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把丧尸病毒消灭了以后,盘踞在病人体内为祸。虽说现代已经研究出多种能够杀死细菌的抗生素,但是仍然得做两手准备。
     “各位也都辛苦了,准备一下,马上就会有人过来接班。你们回去吃个早餐,然后好好休息。估计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们还有几个硬仗要打。
     刚才我来的时候,杨领导告诉我,国内两个丧尸病毒失控的地点,情况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严重了一些。
     我也不瞒你们,我本人就是跳马县土生土长的人。
     现在跳马县大王乡成了丧尸病毒的爆发地点之一,我非常担心我老家的父母、亲人。
     时间紧迫,我恨不得马上就能研究出一套稳定可行的治疗方案,然后可以立刻拯救家乡的丧尸病毒感染者。”
     李权没办法与外界联系,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老家的父母。
     真希望第一位临床试药的病人,能够很快有一个好的结果。
    喜欢。
  

第667章 病人好转,紧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