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6章 长安的“鬼火”,“炼金术”的献祭[1/2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的政局,进入了一个,极其微妙的“蜜月期”。
     太子李承乾,每日都沉浸在他那“格物院”的宏伟蓝图之中。修路、挖渠、改良农具、推广教育……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建设者,正在将他理想中的“新世界”,一点点地,变为现实。
     而皇帝李世民,则似乎也默许了儿子的这一切。他不再横加干涉,只是偶尔会以“考校学业”的名义,召太子入宫,听李承乾,讲述一些,关于“世界地理”和“宇宙星辰”的,新奇理论。
     父子二人之间,达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
     仿佛之前所有那些,血腥的猜忌与斗争,都已烟消云散。
     然而在这片,和谐的阳光之下,阴影却在以更快的速度滋生。
     汉王府。
     汉王李元昌几乎,每日都要,跑到东宫别业去“请安”。
     名义上,是向太子,“讨教”学问。
     实则是想从太子那,神鬼莫测的“格物之学”中,再为自己,捞取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李承乾,对他这位“活宝”皇叔,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与“关爱”。
     他不仅默许了李元昌的自由出入。
     甚至还真的,在百忙之中,抽空教了他一些,“点石成金”的……皮毛。
     于是,在长安城的权贵圈子里,便出现了一幕,极其滑稽的景象。
     汉王李元昌,在他的府邸之内,也,学着太子,建起了一座,小型的“炼金丹房”。
     他每日都穿着一身,不伦不类的道袍,将大量的铜块、铅块、甚至,是银器,扔进丹炉之中,念念有词,试图复制太子殿下的“神迹”。
     当然他炼出的除了一炉又一炉,黑乎乎的,不知名的合金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但这并不妨碍,他将自己,包装成除了太子之外,唯一掌握了“仙家秘法”的……得道亲王。
     并以此为由,吸引了一大批,同样对“长生”与“财富”,充满了妄想的王公贵胄,聚集在他的身边,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新的“炼金”小团体。
     对于这一切,李承乾只是冷眼旁观,不闻不问。
     仿佛真的,只是在看一出,与自己无关的闹剧。
     然而他不知道。
     一张由千里之外的黔州,遥控指挥的,巨大的,死亡之网,已经悄然向着,他和他这位愚蠢的皇叔张开了。
     这一夜,汉王府,丹房。
     李元昌,又一次在经历了一场,惨痛的失败之后,将一炉,刚刚炼成的“废料”,狠狠地,倒在了地上。
     “……他娘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李元昌,气急败坏地,咒骂着,“……为何,太子,他就能,轻易炼出黄金?而本王,却只能,炼出这些,黑不溜秋的,狗屁东西?!”
     就在此时,一个他安插在东宫别业的“眼线”(一个,被他用重金收买的小太监),悄悄地,溜了进来,递上了一封,加密的密信。
     “王爷,王爷,好消息!”那小太监,一脸谄媚地说道,“……小的,终于,打探到了!太子殿下,那‘点石成金之术,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他在炼丹之时,加入了一味,最关键的药引!”
     “药引?什么药引?!”李元昌立刻来了精神!
     “……是……是……”那小太监,压低了声音,脸上露出了一丝,恐惧而又兴奋的表情。
     “——是,‘无根之水,与,‘赤子之心!”
     “无根之水?赤子之心?”李元昌,听得云里雾里。
     “是的,王爷!”那小太监,解释道,“……所谓‘无根之水,便是那刚从天上,落下的雨水!而‘赤子之心,则是指……三岁以下,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的心脏!”
     “……据说,太子殿下,曾秘密下令,让称心从长安城外的乱葬岗,找来了数十具,被遗弃的婴儿尸体!取其心肝,投入丹炉,方才炼成了那黄金!”
     什么?!
     用,婴儿的心脏炼金?!
     李元昌,听着这耸人听闻的“秘法”,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虽然荒唐好色,无法无天。
     但用活生生的婴儿,来当“药引”?
     这已经超出了他作为“人”的,最后的底线!
     “不……不可能!”李元昌,失声尖叫,“太子他……他,一向以‘仁德示人!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
     “王爷,您还不明白吗?”那小太监,阴恻恻地笑了。
     “这,才是,他,真正的面目啊!”
     “他,所有的‘仁德,都只是伪装!是为了,收买人心!”
     “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
     “您,忘了,弘福寺的辩机大师,是如何‘坐化的了吗?”
     “忘了,当初在江南,那些‘意外身亡的士绅了吗?”
     

第146章 长安的“鬼火”,“炼金术”的献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