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2章 东宫“法庭”[1/2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子李承乾,要亲任主审,三司会审,国舅长孙无忌“构陷皇子,意图动摇国本”一案。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比“蝗灾”和“西征大捷”,都更具爆炸性的惊雷,在长安城,轰然炸响!
     所有的人,都被陛下这道,充满了“杀气”与“决绝”的圣旨,给彻底地吓傻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党争”了。
     分明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政治大清算!
     是太子与国舅,这两大大唐帝国,最顶级的政治势力之间,一场再也无法,被“平衡”所掩盖的……终极对决!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所有与赵国公府,稍有牵连的官员,都终日闭门不出,生怕自己会,牵连进这场,足以毁家灭族的政治风暴之中。
     而那些曾经被长孙无忌,打压过的“改革派”和“寒门”官员们,则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清算”之中,狠狠地,踩那只曾经不可一世的“老狐狸”,一万只脚!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手握着“生杀大权”的太子殿下,在接到圣旨之后,并没有立刻,气势汹汹地,将长孙无忌,锁拿归案,打入天牢。
     他甚至,没有去大理寺的公堂。
     只是,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命令。
     ——将,此次“三司会审”的地点设在了东宫,那座刚刚才落成不久的……“皇家格物院”之内!
     并且,将审判的形式,从传统的“公堂审问”,改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开听证与辩论”!
     他不仅,“请”来了作为“原告”的吴王李恪,和作为“被告”的赵国公长孙无忌。更是,“邀请”了,房玄龄、魏征等,所有,三省六部的核心重臣。
     以及,孔颖达、褚遂良等,数十名,当世最顶尖的“大儒”。
     甚至还有马周从“格物学社”中,挑选出来的,几十名,最聪明的“年轻士子”!
     来共同担任,这场“世纪审判”的“陪审团”!
     “殿下!万万不可啊!”
     李纲这位如今对太子,死心塌地的老臣,在听到这个“荒唐”的决定后,急得差点当场晕过去!
     “长孙无忌,老奸巨猾,巧舌如簧!您将审判,变成‘辩论,岂非是给了他一个,当众狡辩、脱罪、甚至反咬一口的绝佳机会?!”
     “此等,国之巨蠹,当以雷霆手段,严刑审问!岂能与他行此‘君子之辩啊!”
     然而李承乾,却只是笑了笑。
     “李师,不必担忧。”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绝对的掌控一切的自信。
     “孤就是要,给他一个‘辩论的机会。”
     “就是要当着全天下,最聪明的这群人的面。”
     “让他亲口说出,自己的罪行。”
     “更要让他,自己将自己,那所谓的‘忠心与‘功绩的面具,一片一片地亲手撕下来!”
     “孤要的,不是简单的,让他‘认罪。”
     “是……诛心!”
     ……
     三日后,皇家格物院,最大的讲堂。
     这里已经被临时布置成了一个,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法庭”。
     正中央,是主审官李承乾的座位。
     左侧是原告席吴王李恪端坐其上,神情肃穆。
     右侧是被告席长孙无忌,身着一身普通的员外郎服饰(已被暂夺官职),面色阴沉如水。
     而下方则是,黑压压的,坐满了整个讲堂的,“陪审团”成员们。
     “肃静!”
     随着狄知逊,一声清亮的喝令。
     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审判”,正式开始!
     首先,由“原告”吴王李恪,发言。
     李恪,站起身,将长孙无忌,是如何,一步步地诱导他,利用他,去“整肃宗室”,并最终试图将矛头引向太子的整个过程,都有理有据地和盘托出。
     他的证词,详尽而又充满了一个“受害者”的,悲愤。
     引得,在场的许多宗室和中立派官员,都纷纷点头,对长孙无忌,投去了鄙夷的目光。
     紧接着,轮到了“被告”长孙无忌,为自己“辩护”。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在朝堂上,纵横了数年的“不倒翁”,将如何来破解,眼前这个,看似必死的危局。
     长孙无忌,缓缓地,站起身。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惊慌。
     只有一种,属于国之元老的,沉痛与……悲壮!
     他没有,去反驳李恪的任何一句证词。
     只是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问题。
     “吴王殿下,所言句句属实。”
     长孙无忌,竟然,先,承认了!
     “不错,老臣,确实曾‘引导过吴王殿下,去整肃宗室。”
     “老臣也确实,曾‘暗示过他去调查那些与太子殿下,过从甚密的‘问题宗室。”
     “但是……”
     长孙无忌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高亢而又“悲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臣,敢问在座诸公!”
     “老臣,这么做难道有错吗?!”
     他环视着全场那一张张,惊愕的脸,一字一句地,说道:
     “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其德行,关乎我大唐之国本!”
     “而,汉王元昌之流,是何等人?是连陛下都为之不齿的宗室败类!”
     “太子殿下,与此等人,过从甚密!老臣身为国舅,身为宰相,难道不应该,对此产生‘怀疑,进行‘调查吗?!”
     “这,难道不是老臣身为‘顾命大臣的,职责所在吗?!”
     “至于老臣,为何要借吴王之手。那更是因为老臣的一片……苦心啊!”
     长孙无忌的眼中,甚至挤出了几滴,“忠臣蒙冤”的泪水!
     “老臣,不愿因此事,而伤了陛下与太子殿下的父子之情!故而才希望能由,同样是皇子的吴王殿下,以‘宗室内务的形式,来将此事‘内部消化!”
     “老臣,所做的一切,上是为了,维护陛下之威严!中是为了,规劝太子之德行!下是为了保全皇家之颜面!”
     “老臣,一心为公,何罪之有?!”
     好一个,长孙无忌!
     好一番,颠倒黑白的“忠臣自白”!
     他竟然,将自己所有肮脏

第142章 东宫“法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