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一封发往长安的急信[2/2页]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勾结”过世家的密探?
     还是一个,刚刚立下“盐引”奇功,又展现出“治国平天下”之才的太子?
     答案,不言而喻。
     纥干承基感到一阵绝望。
     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选,似乎都难逃一死。
     除非……他能找到一个,既能向陛下邀功,又能让太子,暂时无法对他下手的平衡点。
     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面前的草纸上。
     一个极其冒险,也极其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疯狂地滋生。
     他,要写一封信。
     一封,看似是向陛下“尽忠”的密信。
     但信的内容,却要经过他精心的……篡改与编排!
     不去写那些惊世骇俗的“地理学”、“微生物学”。
     因为这些东西,太过匪夷所思,陛下未必会信,反而会觉得他在胡言乱语。
     他要写的,是太子在军中推行的那些……“新制”!
     比如,“军阶改革”、“三三编组”、“设立教员”!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陛下可以派人来验证的“事实”!
     用一种看似“忧心忡忡”,实则“添油加醋”的语气,向陛下“揭露”:
     ——太子殿下,在军中设立的“教员”,名为宣讲军法,实则日夜向士兵灌输“效忠太子”的思想!其用心,昭然若揭!
     ——太子殿下,所推行的“三三制”,看似精妙,实则是将兵权,下放到了最底层的伍长、什长手中!这些人,皆是太子一手提拔的亲信!长此以往,三万先锋营,将只知有太子,而不知有陛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封信,句句不提太子“谋反”,却字字都在暗示太子……“正在走向谋反的边缘”!
     将太子,置于一个“功高震主,野心勃勃”的危险境地。
     而他,纥干承基在这封信里,将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一个,对大唐忠心耿耿,不忍看到储君误入歧途,冒死向陛下进谏的……孤臣孽子!
     如此一来,便立于了不败之地!
     陛下,会因为他的“忠诚”而奖赏他。
     太子,即便知道了此事,也因为他没有泄露最核心的秘密,而暂时,不会对他痛下杀手。反而,可能会因为需要他继续向陛下传递“假情报”,而更加“倚重”于他。
     好一石三鸟之计!
     纥干承基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与得意。
     他感觉自己,终于,从太子那无形的掌控中,找到了一丝喘息的缝隙。
     于是不再犹豫。
     提起笔,蘸饱了墨,在那粗糙的草纸上奋笔疾书。
     将自己精心编排的,那封足以搅动长安风云的“密信写完后,他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塞入一个特制的,可以防水防火的蜡丸之中。
     然后,吹熄了油灯,悄无声息地走出了帐篷,融入深沉的夜色。
     在军营的某个隐秘角落,有百骑,留下的联络点。
     他要将这颗“炸弹”,用最快的速度,送往长安。
     送往,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的手中。
     而他,并不知道。
     就在他离开帐篷的那一刻。
     一道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从他帐篷的阴影中,悄然滑出,紧随其后。
     那身影,正是称心。
     称心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今夜的任务,并非监视纥干承基,而是另有其事,只是恰好,察觉到了纥干承基的异动。
     长安城,看来要变天了。
    喜欢。
  

第44章 一封发往长安的急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