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
姜榆看着城门上方“陵城”二字,缓缓舒了口气,嘴角罕见地扬起了小小的弧度。
总算回来了。
今日是每月两次的茶市,街上的人较往常要多些。人流攒动,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
姜榆慢悠悠地走着,头一次不觉得人多声音嘈杂惹人烦,看哪里都很顺眼。
往日计划着要逃离的地方,如今却给了她满满的归属感。
她不着急回家,准备先去王府,路上顺便去常去的摊子上吃点东西。
姜榆常去的摊子是个面摊,摊主是位和蔼可亲的王姓老伯,他以前就在姜榆家那条街的拐角摆摊。他做的面条入口劲道爽口,样式多,味道独特,姜榆很喜欢,总去吃,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王老伯年轻时家境很好,但后来他的妻子得了重病。为救妻子,他遍寻名医,散尽家财,花了很长时间才保住妻子的命。
虽然没办法再过以前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好在王老伯有祖传的做面手艺。于是他便支了个摊子,靠卖面条维持生计。日子是清苦些,但一家人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
就这样,王老伯靠这个面摊养大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
转眼就是一辈子。
像这一类的小吃摊以前是不允许进入城中街道的,因为当时大多街道的所有权都归冯海。能在这些街上开店铺支摊子的人,要么能跟冯海或者他手底下的人攀上点关系,要么能交得起天价“保护费”。普通百姓穷且没有关系,只能忍气吞声去城郊等基本没人去的地方做生意,收入甚微。
后来冯海失势,相关人等也被查办。姜榆便向皇上提议允许穷苦百姓到城中来做生意,划分摊位,规定交税日期等,以免到时因以上条件不明确而发生不愉快的事。同时单独开辟出两条街,专门提供给售卖各种各样吃食的摊贩所用,谓之曰“小吃街”。
王老伯的摊子就在东巷第一条小吃街的第六家,摊子很大。
因为是茶市,又到了中午,吃饭的人很多,摊子前的几张桌子都坐满了。摊上只有王老伯和他儿子王小胖在,两人忙的热火朝天。
王小胖把面端到客人的桌上,抬头时看见了往这边走的姜榆。他很高兴,忙回头喊他爹,“爹,姜大人来了!”
王老伯一听姜榆来了,立马放下手中的筷子迎了上去。他用身前的围裙擦了擦手,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见过大人。”
姜榆把王老伯扶起,玩笑道:“您以后要是再如此多礼,我就不来您这吃面了。”
“好好好,不行礼,”王老伯笑道,“大人可许久未来了,今日可是有空了?”
“是啊,想您的手艺了,过来尝尝。”
“行啊,那大人可得多吃些,还是老样子?”
“嗯。”
“大人稍坐片刻,马上就好。”王老伯转身要给她找位置,一看全都坐满的桌子,有点尴尬,“这……”
“没事,您先忙,”姜榆不着急,“我去前边转转,待会儿再过来。”
“行。”王老伯已经站回锅前继续煮面了。
他快点煮好,客人快点吃,吃完就能给姜大人腾出位置了。
小吃街很长,姜榆一时半会儿走不到头。她就随便转了转,本来没打算买东西的,但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是多了好些吃。。
不是买的,是这些商户送给她的。
这里的商户摊主基本都是曾经只能在城郊摆摊的穷苦百姓,因为姜榆的提议,他们不仅能到城中做生意,还有了固定的摊位。自从小吃街开张以来,每天的客人络绎不绝,生意很好,商户摊主们的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善。他们很感谢姜榆,可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表示心意。今日见到她了,便开始疯狂投喂。
她回来的时候面摊上正好有空位,王小胖把桌子擦干净,再把面端上来,朝还没走过去的姜榆招招手,让她快来吃。
等姜榆走过去了,快乐招手的王小胖就不太快乐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姜榆从他的脸上看出了生气和嫉妒。
不止他,王老伯也是。
姜榆把手里的小吃放到桌边,刚拿起筷子,王小胖说了句“大人稍坐”后就把面端去了锅台前,爷俩对着那碗面不知道做了什么,再端回来的时候,原本平平的碗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山丘。
王老伯很满意,王小胖也很满意,他们俩很开心:“大人请慢用,不够的话随时说哦。”
姜榆看着满是又厚又大的牛肉片已经瞧不见面的碗:“……”
好胜心倒也不用那么强。
好不容易把面拌开,吃到第一口时,姜榆幸福的要掉眼泪。
啊,是熟悉的味道,好吃!
啊,她总算吃到了人能吃的东西。
跟那个死老头毫无目的地走了半个多月,这里跑跑,那里逛逛,最后被他拉到深山老林里,每天各种练功各种折磨,比警校训练当兵魔鬼周都苦。光是几十斤的沙袋这段时间她就没从身上摘下来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离谱的是,老头每天给她吃的东西都异常奇葩,汇集百味为一体,综合起来只能用难以描述形容。还不准吐,吐了第二天最低加练两个时辰。
现在吃到久久未见的正常食物,姜榆就差没激动的仰天大笑。
边上吃饭的百姓看着吃面吃到满脸幸福的姜大人,脑袋上缓缓升起一堆问号。
一碗牛肉面而已,要不要吃的这么开心?
此刻的姜榆心思全在面上,其他人的眼神一概不理。
“老板,麻烦来碗牛肉面。”身后有人过来。
姜榆手一顿。
说话声好听哎。
她是个颜控手控加声控,对于造福耳朵的声音十分敏感。
短短一句话,九个字,听起来清润朗朗,如春风拂面,叫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声音的主人,应该是个温柔的人。
姜榆莫名想起了萧景渊。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很有磁性,还有一点低音炮的感觉,是那种一句话就能让人耳朵酥软,疯狂尖叫的性感嗓音。如果在现代做声优的话,一定能收获万千少女的芳心、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除了惊叹于他的颜值之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的声音。
正想着,木轮滚过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那温柔好听的声也跟着近了些。温柔好听的声音在和她说话,“请问这边可以坐吗?”
姜榆专心吃面不抬头,嘴巴里有东西不能说话,就点了点头表示可以。
好听的声音顿了下,随即笑道,“原来是姜大人,好久不见。”
姜榆抬头。
哦,是之前那位半张脸就惊为天人的面具美少年。
难怪她觉得声音有点耳熟。
面具美少年笑着拱手行礼:“在下萧川,见过大人。”
姜榆喜欢看美人,喜欢看美少年,她觉得面具美少年笑起来和他的声音一样温柔。她把嘴里的面咽下去才说话,“不用如此多礼,把我当普通人就好。”
她实在不习惯一出门有人看见她就规矩行礼叫大人。
叫大人勉强能接受,还非得正式的行个礼。
很别扭的。
“不可,大人是帝京百姓的福星,又是在下的救命恩人。之前没有认出便罢了,如今知道了自然是要尊重些的。”
姜榆想,美少年真轴,“那就随你吧。”
少年点点头,主动找话题:“算起来这已经是在下第三次遇见大人了。前两回一次是大人救了在下,一次是大人有公务在身。这回大人可是又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处理?”
“没有,就肚子饿出来吃点东西。”姜榆看了眼他身后,没见有人跟着,“又是你自己出来的?”
之前看见他的时候他都是自己一个人,然后就被欺负了。
“不是,管家去买些东西,待会儿就到,在下自己先过来吃面。”
“不是自己就好,记得上次的教训,外出一定要有人陪着,不然遇到危险都没人救你。”
少年微笑:“多谢大人相告。”
姜榆吃完擦擦嘴,留下银子拿东西起身,“你慢慢吃,我还有事先走了。”
她有点社恐,不太会聊天,也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聊天,怕尴尬。
少年身子不便,只得颔首致意:“恭送大人。”
——
渊王府。
姜榆走过来时就觉得不对。
王府守卫很森严,平日里无论白天黑夜,护军都会在大门处站岗。每隔一个时辰一换人,府内也有护院小队时不时巡逻走过。除天气等自然原因外,否则任何事情不能耽误值勤和巡逻。
今日怎么了,执勤护军不在,是有什么事吗?
姜榆在大门口站了会儿,决定进去看看。
渊王府很大,从正门到前院的路很长,要走好一阵。但这条路是直的,走到头往左边拐就能看见前院了,没有七拐八拐弯弯绕绕,所以姜榆记得很清楚。
好吧,她只记得这一条路。
今天天气很好,天很蓝,云朵在慢悠悠的飞。太阳并不热烈,带来刚刚好的温度。轻风偶尔拂过,伴着暖意去了远方。
走着走着,姜榆看见了熟悉的身影。
她慢慢停下脚步。
对面走过来四个人。
他们身上都有伤,其中一位伤的较重,身上衣物有多处损坏,边角染着血,是被兵器抽打所致。脸上青青紫紫,左边脸颊上还有一道鞭伤。他脸色苍白,还在咳嗽,状态很不好。如果没有身边的人的搀扶,估计立马就能倒下去。
另外两位怀里抱着肥嘟嘟的一团,身上皮开肉绽,毛被血浸湿了,尾巴耷拉着,头歪向一边,在
第一百五十五章 社恐小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