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章 突然出现的他[1/2页]

榆君传 秦之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榆没直接去迷雾森林,反而先在家待着。
     这几日她不去王府,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早上起来给残阳做早饭,把人送走后回去继续睡,一觉睡到自然醒。
     醒了之后就练练功,收拾屋子,再不就去炼药房炼个新药什么的。到了晚上,约摸残阳快回来,进厨房做饭。
     一连几天花样不变,残阳吃的可开心。心里虽然疑惑,但着实也不敢问为啥。
     就这么过了四天。
     陵城百姓已经恢复正常生活,那些家中死了人或是被抢劫的人家在官府的帮助下也慢慢开始好转。
     百姓们纵然还是害怕,毕竟真凶尚未浮出水面。可每当出门时就能看见穿着铠甲,持刀在街上巡逻的禁军,还有每家每户负责保护的大理寺官兵,心就被稳稳揣回肚子里。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陵城的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这段日子一直都是阴雨连绵。
     这日晚上,残阳跟着烨王出城去了,家中只有姜榆一人。
     酉时,从未时就开始睡觉的某女才醒。
     起床,整理床铺,洗漱,沐浴更衣,去厨房拿了块糕点塞嘴里,顺带给姜滚滚弄了点吃的。姜榆又喝了杯热茶,拿剑出门。
     都过了好几天了,应该得有点动静了。
     留在家哪儿都不去,不是她懒的动。
     是刻意为之。
     一来为了验验冯顺真假,二来她需要时间好好想想所有的事。
     最初,她对冯顺的疑心没有太强。
     但那日冯顺拱手行礼告辞时,无意中露出手背上的伤疤被她看见,当下便肯定就算幕后真凶不是冯顺,也必然与他脱不了干系。
     姜榆不是原来的“姜榆”,但脑中有原主人的记忆,这记忆中就不乏有很多重要的东西。
     看到冯顺的伤疤时,她想起师父曾经说过的话。
     炼毒过程中,若是一味追求药性猛烈邪性而忽略步骤操作,极其容易失败,从而被毒所伤。
     轻则四肢身体受损,重则魂归西天。
     冯顺手上的伤,明显是让毒腐蚀了。
     壳为解药难炼,毒同样不好做。炼毒所需之物单看每一个毒性都不弱,可要是稍微处理的不好,弄到手上一点点,皮肤当即就会感到剧烈的灼痛感,随即留下一大片乌青的疤痕。
     冯顺的手就是这样。
     再加上他的面容如此之苍老,面色隐隐发青,应也是与炼毒不当有关。
     在家待着的另一个目的,当然是给冯顺留点准备“大招”的时间。
     古代小说不都这么写嘛,坏人一旦察觉自己要暴露,肯定会想尽办法聚齐自己各方势力,让自己不处于劣势地位。
     美其名曰“正邪对抗”,实际在现代就是“垂死挣扎”。
     姜榆想着呢,幕后真凶要的确是冯顺,这几日就让他准备着。再炼毒也好,聚集那些在逃的变异嫌犯也罢,只能更加证明他是凶手的事实,顺带也能让她带人一锅端了,省的再费时间。
     要不是冯顺……
     那就不是呗。
     百姓没出事,大理寺没耗费人力物力,她也没动武,还在家歇了好几天,不亏。
     但这种可能性不太大。
     御史府。
     一道身影从墙上利落翻过。
     李大人的事过去好长时间,这宅子虽说赏给了姜榆,她也一直没时间看。一把大锁锁了门,就这么放着了几个月。
     钥匙她都忘了扔哪儿。
     为了不打草惊蛇,不扰民,姜榆没砸锁,翻墙过。
     细雨蒙蒙的夜,夹杂着迎面袭来的风,很凉。
     皎月被乌云遮蔽,只留下小小的一个角,透出微微光亮。
     久不清扫,院中已长出许多杂草,隐隐流露一种破败之感。
     与其他官员的府邸相比,李大人家本就朴素,再加上堆堆杂草,仿佛像是个荒废许久的孤院。
     等这次事结束,高低得叫人来打扫一下。
     姜榆对这里的印象比较深,记得路,直接到了之前姜滚滚带她来的空屋。
     一切都还保持着之前她带人进去时的样子。
     推开石门,还是那条漆黑的密道。
     姜榆放了伞,擦亮火折子,往里走。
     之前来过,很熟,她走的快,丝毫不担心冯顺会在此处设下陷阱埋伏。
     这条路又黑又长,眼瞧着快要走到尽头,姜榆停了。
     前面有光,也有人。
     是那些未被抓住的变异百姓。
     人数不少,举着火把站在出口,应该等她很久了。
     火把的光将这四周映的亮如白昼,姜榆摇摇手,灭了火折子。
     她眯了眯眼,双手环胸,笑了下:“还真都在这儿。”第一百章 突然出现的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