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扫盲班学习[1/2页]
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
山里的汉子
林海忙碌了起来,白天的时候还好,村子里面人多,用不上他们。
但到了晚上,村子里面的扫盲班就开课了。
来上文化课的,正是村里学堂的张老师。
他是个有文化的人,十里八乡还是有些出名的。
也不是每天都开课,他并不只负责一个村的扫盲,还有那老把头村的人,也将他请了去。
一三五在窝棚囤,二四六就在老把头村。
他人有本事,两边都能拿工分,这好处是挣得明明白白的,但谁也嫉妒不了。
文化人是要比他们这些泥腿子值钱一些,要不然咋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张老师教识字课的时候,李家三个小姨子是要坐下来听课的。
笔墨纸砚这些,林海都买齐了,让她们可劲的用。
村子里面来的人并不多,有的是吃了饭就睡觉了,有的是忙着做事情,抽不开身来。
倒是小娃娃们凑热闹,来的比较整齐。
林海因为要上捕鱼课的缘故,自然是坐下来听课,一家子人挤在第一排位置,态度绝对是很端正的。
让人意外的是,王家油坊囤派来学习技术的人,只有一个。
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壮年,典型的国字脸,倒也一派正气。
赵威知道,对方只派一个人来,这是来拜师的,并没想过要占窝棚囤的便宜。
林海现在是未来的鱼把头地位,几万斤的鱼获,让他一战成名。
这也得亏窝棚囤的老鱼把头做事低调,也欣赏他,这才愿意成全他。
林海并不需要这样的虚名,但是大家伙儿都是有眼睛看的。
他做的那些改革之举,的确是大大地提高了捕鱼效率。
还有打窝之精准,经验实在是老道。
就连老鱼把头都不止一次的感叹,和林海在一起,他自己也受益良多。
等到张老师讲完课,已经是50分钟后。
大家伙儿没有人拥有手表这种奢侈品,对时间很难把握。
林海自己制作了一个简易沙漏,用的是那种医院里的玻璃药瓶。
从河里取的细腻河沙,还特意用细网筛筛选出来的沙子。
然后用布条、麻绳缠绕瓶口连接处,再用黄蜡密封防漏。
瓶盖则用烧红的铁丝烫出小孔,以这个小孔来调节沙子疏漏的快慢。
做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只是需要用点心思和时间。
他自己拿着这个沙漏,去供销社测试了一下流速。
那里的墙面上,有挂着一个老旧的钟表,沙子全部漏完,大约是25分钟。
也就是说,一节课,沙漏来回倒换一次,就该下课了。
还算比较合适,时间太长了,人也会疲倦的。
学习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持之以恒才行。
晚上油灯太费眼,也不合适长时间学习。
主要还是天儿太冷,屋子里面虽然有炭火盆,还是有些着不住。
小娃娃们几乎是一节课没上完,就已经跑了一半。
剩下的也是贪玩的,一直叽叽喳喳,待在那里打闹。
张老师对于这种事儿也没办法,实在是不听话的,只能撵出课堂去。
第70章 扫盲班学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