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虽然难办,但赵元溪却知道这是大势所趋。
     秦国是在统一六国后,才正式车同轨,书同文。
     如今秦国常用的字体一般有三种,一种是更为古老的大篆,一种是更为规范的小篆,另外还有一种是秦国官吏在日常文书使用的秦隶。
     小篆虽更为官方,但这几种字体其实都有使用。
     只是字就已经如此复杂,更不用说字的发音。
     现代都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两千多年前的秦国更是如此。
     赵元溪挑眉,看向一旁的李斯,“李大人,你有何高见?”
     李斯静静地听了一阵,便觉醍醐灌顶,“斯以为写上音注更佳,多地虽口音不同,但终究还是得以官话为准,既然是要让人通识秦国的文字,自然也应遵循秦国官方的口音。”
     一个字有上百种写法,那是麻烦,一个字有上百种发音又何尝不是?
     李斯一直在想如何能让上面的命令,准确地传递到下面。
     官方统一文字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但这还不够。
     文字弥补不同发音带来的麻烦,在不同时空传递信息的能力,但是在相同时空若要传递信息总归是需要用口来说,为此才亟需推行官话。
     但是人的语言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改变的,若想将准确的官话完整的传递下去太困难。
     现在他却找到了答案。
     官话之所以难推行,就是因为那些学子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口音,积重难改,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
     可若是能在全国推行同一套启蒙书,所有的人学同样的语言,所有的人读同样的发音,那一切问题就顺其自然的解决了!
     李斯心动了,他想将这些儒生都带回咸阳交给大王,大王若是知道此书有这等妙用,定然会大喜。
     “汝等行此大善之事,汝等可愿意同我回咸阳,为我秦国效力。”
     ???
     赵元溪满头问号,当着她面挖她墙角,你礼貌吗?
     赵元溪皮笑肉不笑道,“李大人,这些是大王派来给我的。”
     赵元溪着重强调了我这个字,咬牙切齿!
     李斯被泼了一盆冷水,什么叫大王给她的?
     李斯气得两眼一睁,可看到眼前之人是太后,气势又弱了下去,辩解道,“他们去咸阳才是更好的去处。”
     好家伙,给人上眼药呢!
     赵元溪退后两步,神色不变,“李大人将他们带到咸阳,打算给他们什么官职?”
     李斯拧眉,“自然是去我府中当门客,继续着书,若是书成,臣自然会为他们寻得一官半职。”
     没有做出成果,他如何能为他们请赏,他府中藏书无数,更有美酒佳肴,再怎么样也比留在这个无人问津的雍城来得痛快。
     众人面面相觑,若是在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廷尉大人如此相邀,他们自然会欣然前往。
     可是来了这里之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学术环境!
     之前在秦国宫学,虽然能与不少良师益友相交谈,但规矩也同样多,而且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争吵。
     不是为了那个学术问题,而是对

第51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