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子下去,能带上来一筒土,通过观察这筒土就能辨别下面有没有情况。
因为这铲子特别好用,后来就被考古学者拿去用了。
在考古院校里,学会熟练使用洛阳铲,是学生们必练的基本功。
甚至个别院校的课堂上,还曾邀请盗墓者去给学生们讲课。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高手在民间,不服不行啊。
常常是盗墓贼前脚刚动手,考古专家后脚才发现那里有重要文物,赶紧跟着采取保护措施。
话虽如此,干这行确实赚钱,但也常常引得警察在后面追着跑,不知道抓了多少人。
在这年头,被抓到了,处罚往往也就是没收东西,再加上一笔罚款,根本不痛不痒的。
只要成功出手一次手头的文物,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这事儿屡禁不止。
实际上,干这行哪有什么规矩可言,可不像是小说里写的那样,盗墓的都是来自什么世家或是门派。
现实中,就是一群为了赚钱半路出家的人,三教九流,干什么的都有。人一多就容易乱套。
对于宋阳来说,这终究不是什么稳妥的事儿,不是正经买卖,甚至可能把命都搭进去。
自己又没这方面的积累,稍微不注意就会深陷其中,难以脱身。
人生说白了,其实就两个关键选择,一个是敢不敢出手去做,另一个就是要不要及时收手。
宋阳担心的是,一旦自己出手做了,就很难再收手。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想退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就像很多电影里演的那样,想着干完最后一票就金盆洗手,但这最后一票,往往就成了绝命之笔。
一旦走上盗墓这条路,当第一铲子挖下去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断了自己的退路。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功亏一篑,不是因为智谋不够,也不是因为胆略不足,其实就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让人无法自拔。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往往就想不起来了。
就连家里存放的那些东西,有时候宋阳仔细想想,都觉得头疼。
上辈子他就是个山里的普通人,从来没接触过这些,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宋阳心里明白,越往后,这方面的管理肯定会越来越严格。
可这些东西,现在出手的话,实在太不值当了。
思来想去,还是先好好藏着吧。等过上二三十年,到时候再包装一下,就像那些直播鉴宝的人说的那样,一口咬定是祖传的,或者是老人给的,又或者说是外出游玩在摊子上买的。
借口多得是,再慢慢摸索处理办法,总能找到稳妥的法子。
关键是,他现在不缺钱,不用那么着急。
至少,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挺满意的,不想卷入比撵山、采药更复杂、更危险的事情里。
毕竟人有时候比野兽还危险,宋阳就想简简单单地过日子,生活太复杂的话,怕是连享受生活的机会都没有,只剩下担惊受怕了。
喜欢。
第573章 高手在民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