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蒲津渡[2/2页]

圣唐时代 百似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把客栈与院落一把火点了,这才向长安而去!
     谭三决定烧掉此处,一是怕又有歹人利用此处杀人劫财,二是担心李茂贞派人探查此处发现蛛丝马迹而暴露自己,现在烧成一片白地,真是一了百了。
     待过一段时间,在重建此地那时就不怕探查了!
     又是陈勇挑着挑子,其他人一人背着长条包袱,说说笑笑着向长安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晓行夜宿,一路无话,已经离长安越来越近了,往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
     昔日往来不息的官道上,看到的不是忙忙碌碌的商队,多的都是因避战乱而向西的流民,而向东去的多是三五成群,挑着担子的货郎与衣冠不整的流民。
     长安城被朱温拆了,城墙扒了,木料投入黄河,顺河而下至洛阳,劫掠的财富用车运走。
     阻拦者皆被杀死,居民按户藉迁往洛阳。此时的豪门富户早就跑了,而长安百姓一看不对劲,逃入深山以避祸。
     时隔两月,逃到山中民众的食物匮乏,生活艰难,无奈之下只能出山逃离此处。
     一路向西至凤翔,陇右,朔方。一路向北过蒲津渡进晋州,还有的逃往蜀地,鄂州等地。
     都是避免去豫州东平王朱温的地盘,这是被朱温拆长安,杀人给吓坏了,从没见过这么凶神恶煞的人物。
     另一个原因是,朱温抓壮丁,拿士兵不当人看。一打仗,都是派炮灰部队往前冲,后面跟着督战对,谁敢退,一律砍杀!战败就杀士兵,杀军官!
     所以说,朱温的部队不好打,这可真是玩命呀!打赢还能活,打败是一定死呀!
     至此乱世,要不就当难民,背井离乡,远遁深山,希望能逃得性命,苟活于世!要不就是当兵拿饷,希望能博个出身,光宗耀祖。那时没有什么主义,没有什么精神!是为了改造世界,为人民服务!都是有枪就是草头王,占山为王,扯一面旗帜拉一票人,今天你杀了我,明天我缓过来再砍回去!
     要不你看黄巢,就是写那个“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那货,曾经也是杀进长安,撵的僖宗逃到四川的人物。
     可占据长安后,不思聚众耕作,休养生息,却骄奢*欲,醉生梦死,就这样坐吃山空,最后沦落到吃*肉!后被唐军撵出长安城,又被外甥杀了!
     朱温却又反黄巢,直至做大!
     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
     谭三等人一路走来,虽说见多不怪,却是心中郁闷,只能感叹曾经强大的唐朝这是怎么了,曾经的天可汗又在何方?
     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知道的是朱温拆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战了五百年了!
     一家家,一户户的逃离长安,只能感叹自己是有心无力!不能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们。
     谭三几人,大部分是府兵出身,一出生就是个兵出身,连年战乱,家里男丁战死的战死,逃难的逃难。早不知家在何方了。
     “行行好,买了这个孩子吧!吃的不多还能干活!”只见路边老妇人带着个孩子,头上插着草标。这是要卖孩子呀!
     “买我的吧,是个女娃,吃的更少,过不了几年,还能给你生孩子!”
     “要我这个把,给口吃的就行!不要钱,呜呜呜…….”
     一路走来,路边这种卖孩子,要饭的都是一群一群的,让人看的是,不自禁的绕着走。
     至此乱世,能活着可真是不容易呀!
     宣朗拉着谭三道:“大哥,我们想个办法吧!”
     谭三却是咬着牙道:“我们又能买几个,又能救几个人,我们还不知道明天如何呢!”
     元容指着一个方向说:“大哥,你看!”
     只见远处的一具尸身,脸朝下趴着,衣服早不知被谁给扒了去,后背从肩到脚只见骨头。
     一愣之下,谭三第一感觉是不像野兽啃咬的,野兽可不管骨头还是肉。而这具尸身却是后背的肉都没了,可见这是…….
     谭三暗叹一声,走了半天回头对着几人道:“我们只能把小皇子抚养长大,希望他能解民倒悬,造福尘世吧!”
     几人都是杀痞,又哪里懂得治理国家,有哪里懂得“廓清环宇、扫荡六合”。
     看着长安周边一望无际的白雪皑皑,想着人都没了,明年的农田还有人耕种吗?
     几人心中愁苦,没有一人愿意说话,每次吃饭都是躲在没人看见的地方,胡乱吃点!否则立刻就有人上来讨要吃食。
     路上偶遇几处卖粥的摊点,也是人满为患,可怜有钱也买不了吃食呀!
     可真是风餐露宿,晓行夜宿,历时二十多天终于看到路边的一块石碑“蒲津渡”
    喜欢。
  

第9章 蒲津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