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 焦躁的徐州[2/2页]

三国应谋天下 愚木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到底,曹豹还是生陶谦的气。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感觉是陶谦对不住他曹豹这个“恩人”,是陶谦怠慢了他曹豹。
     “不过,二弟的担忧也有道理,不得不防陶谦老儿铤而走险!”
     “前次廷议,我已察觉陶谦老儿似乎已对我曹氏不满,恐已生出杀心!”
     曹虎闻言,勃然大怒,腾地跳起来,将腰间的环首刀抽出一半,嗔目怒吼。
     “陶谦老儿疯了?”
     “大哥,不如今日就点齐兵马,杀入刺史府,将陶谦一门赶尽杀绝!”
     ————
     彭城国。张氏府邸。
     书房里,用过饭食的张昭,考教十岁的儿子张承《春秋左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乃何意?”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莫看眼下的张承方十岁,却已因才学而知名于彭城,甚至徐州、豫州、兖州皆能闻其名。
     所以,张昭心中隐隐有份得意,但对儿子张承的教导,更加的上心与严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阿爹。此句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意思是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有过失,但有缺点有过失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错、不改错,只要能够把过失及时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了!”
     张昭满意地捋捋胡须,脸上的笑意毫不掩饰。
     “那你说说,今日阿爹的好友,赵从事欲挂印辞遁,他有没有做错?”
     张承一愣,目光诧异地望着张昭,搞不清楚,他为何会有此一问。
     “阿爹怎么突然会从文考教到政事上了?”
     不过,张承也没犹豫,瞬间回顾在书房中听到的徐州郡国从事赵昱与阿爹张昭的谈话。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定了定神,张承缓缓说出自己的见解。
     “赵从事错了!”
     ————
     徐州。彭城国。相府。
     彭城相薛礼坐在靠椅上,惬意地呷了一口茶,目光转向侧面而坐的徐州郡国从事赵昱身上,一脸的笑眯眯。
     “元达,这新式的桌椅,感觉如何?”
     赵昱放下手中的茶盏,又打量了一眼薛礼置办的桌椅,点点头。
     “别说,确实比书案舒服,好用!”
     大汉朝的家具很简单,就一个与茶几差不多高的长桌配一个绵垫,这东西叫做案。
     平时谈事也不是坐着,而是跪着,跪的时间长了,起来双腿都是麻的。
     身份证伍陆彡⑦④彡陆⑦伍
     “呵呵,你再看看,这三眼炉,是不是比火盘更暖和?”
     薛礼有些显摆地给赵昱介绍自己府里的新式事物。
     “这叫三眼炉?”
     赵昱瞪大眼睛,瞅着炉子里燃烧的蜂窝煤,很是惊诧。
     刚刚赵昱还奇怪,这大冷的天,怎么不见火盘,可即便如此,身处薛礼书房,不但感觉不到寒冷,反而有些燥热。
     “哈哈,想不到吧,无论这些新式家具,还是这三眼炉及蜂窝煤,都来自泰山郡!”
     看到赵昱露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眼神,薛礼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泰山郡?刺史府二公子陶应的治地?”
     赵昱再次惊讶,他此番从下邳来彭城私会薛礼,就是因陶谦而来。
     其实,这其中,最大的因素还是陶应。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元达,现在,你还觉得陶恭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蠢呆,二儿子也不伶俐,是只知奢侈使气,不堪中用之辈吗?”
     薛礼望着赵昱,目光缓缓变得凝重。
    喜欢。
  

第一百四十二章 焦躁的徐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