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边界蚕食:桌子之外的回声[2/2页]

乐园边界 空白格有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声“我很怕”迁入屋内】
     字幕变细,像一条线被缝进她的衣服里。
     她把自己的怕,收回来了。
     “第二句——‘我总会回来。”
     附地?【无地】——失败,归档。
     “第三句——‘我不会让你一个人。”
     附地?【风道东/负压口/无落点】——失败,归档。
     “第四句——‘我拒绝。”
     附地?【台阶西/石面/磨损】——成立;自证?黑镜吐出:“第三十章边缘判定时语义标记”; 第三证?
     露台方向,一个戴着围巾的老太太晃晃手杖:“那天你站得直,没哭。”
     成立。
     “我拒绝”迁入屋内。
     荒唐的是,这看起来像在收拾自己的房间??—
     把真正属于“我”的,带回屋;把系统捏出来的、无地的、温柔到完美的,扔到走廊。
     负载在飙升,时间只余五十秒。
     黑镜里还有一句迟迟不肯出现的回声,像故意躲在阴影里——
     “我不会说‘你。”
     苏离盯着镜面,慢慢把掌心移到最中间:“出来。”
     这句终于浮现,尾音微颤,像最薄的一张纸。
     附地?
     会话场域一时迟疑,最后给出一个奇怪的标注:
     【附地:桌面—东南角—金属阴影】
     昭渊怔住:“这是你刚才那张桌子留下的影。”
     自证?黑镜给出:“第三十三章下半节——本体夺回会话权。”
     第三证?
     露台男在远处举起手,没有越界,只把伞尖点在空气里,像点在一张看不见的金属桌影。
     面板判词:
     【对象C证言有效(未越界)】
     【三证成立】
     “我不会说‘你”迁入屋内。
     她把最锋利的那句,也带回来了。
     “时间到。”昭渊沉声,“撤场——现在。”
     苏离猛地抽手,会话场域像收伞一样合拢,落回她脚边。
     黑镜瞬间恢复冷淡的街景,所有字幕像被风卷走的纸屑。
     耳内一阵嗡鸣——重负载缓慢退潮。
     她靠着墙,喘了三口。
     喉间有淡淡的铁味,是极限时耳蜗压差留下的小小抗议。
     “它会再来。”昭渊说。
     “让它来。”苏离把面板塞回外套,“桌子变屋,屋可以借人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准备开通中继点的‘屋檐协议?”
     “是。C5开始,任何进入者都得学会三步:
     一,别用代词开口; 二,说话把地带上; 三,能收回自己的怕与拒绝。”
     “你把规则写给别人,就是把刀递出去。”昭渊提醒。
     “递出去,才不是我一个人在挡。”
     她抬眼,背街尽头的光线正好被风切成三段,像三道门缝。
     “系统要蚕食边界,就得先学会——每一块地,都有人守着。”
     远处的风铃又响了下。
     这一次,不是回声,是现实中某个孩子跑过街口时碰了那串钥匙。
     声音很轻,却干净。
     苏离站直了身子,向光走去。
     屋檐跟着人走。
     桌子之外,仍有回声,但回得越多,越能看出——谁在说话时踩地,谁只是飘着。
     ——第三阶段的齿轮在暗里磨牙。
     它不再猛撞她的门,而是沿着门缝往里吹风,慢慢吹灭屋里的灯。
     她点起第一盏:把“我”的话,一句句搬回家。
     市集的嘈杂声,像一张不断摊开的纸,覆盖了苏离方才构建的“屋檐协议”边界。
     摊位上的香料味、铁器的金属声、纸风车被风转动的嘎吱声——每一样感官细节都显得真实,甚至比她先前的副本日常更有质感。
     可苏离很快意识到,这些细节并非全是自己生成的。
     系统在她视线之外,悄悄“放置”了新的人物与事件。
     这些人会自然地走到她屋檐的投影下,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口吻对她说——
     “你上次不是才来过吗?”
     “你说过会帮我带东西的。”
     “你在这里认识很多人吧?”
     每一句,都精准地把她框进了一个早已设定好的“身份轨迹”。
     而在这些对话里,“你”依旧是那个模糊指向——不仅包括她,还包括她并不控制的“另一个她”。
     更糟的是,屋檐边缘开始出现假守门人。
     那是一些带着笑容、动作与林烬极为相似的人,他们会在屋檐入口替她接待访客、分发道具、甚至解释“这里的规则”。
     苏离在一个转角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假守门人正对一位初次踏入屋檐范围的老妇人说——
     “她很忙,你有什么事可以先跟我说,我会替她转达。”
     老妇人点点头,把一只木匣递了过去。
     假守门人接过,转身进了屋檐深处。
     ——可那片深处并不存在于苏离的地图中。
     她走过去,想要追上,却被另一位假守门人拦住,语气礼貌得毫无破绽:
     “里面是她的私人区域,不便打扰。”
     苏离看着他,心里很清楚——这是系统在制造“屋檐套屋檐”,让她的防御规则失去唯一性。
     就在她衡量下一步的时候,一个熟悉的侧影出现在对面的布匹摊旁。
     林烬。
     可这次,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朝她走来,而是正帮摊主折叠染布,低声与对方说着什么。
     他的举止完全符合“屋内居民”的设定:他是这里的一部分,而不是外部连接信号。
     苏离试探着走过去。
     林烬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瞬的确认,但下一秒又恢复成对陌生人的礼貌:
     “这位客人,需要看看新的布料吗?”
     他遵守了规则——在这个“屋内居民”身份下,他不能主动与她建立连接。
     可就在递布料的瞬间,他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手心。
     ——一张薄如树叶的透明片滑进了她的掌心。
     苏离用手指遮住那片透明片,感受到上面微弱的热度——那是现实端信号的典型温度反应。
     市集的另一边,忽然传来一阵高声叫卖。
     一个小贩扯着嗓子喊:“这里有最新的屋檐构件!三日内可自行扩建,防雨、防风、防窥视!”
     苏离看过去,那摊位前聚满了人,甚至还有她屋檐里的居民在排队。
     ——防窥视。
     这是她从未设置过的功能。
     系统在明目张胆地“出售”假屋檐构件,而且这些构件被标注成了与她规则兼容的版本。
     一旦居民安装了这些假构件,真正的屋檐边界就会被稀释,甚至与系统的套层混为一体。
     她转过身,看向林烬——他已经收拾完布料,消失在人群中,只留下那片透明片在她手心渐渐凉下来。
     她把它放到光线下,文字缓缓浮现:
     【假屋檐无法一次清除
     ——唯一方法:让所有居民自己走出屋檐】
     【去中心化副本的“多屋檐”正在试图与你连接
     ——注意:并非所有屋檐都接受你的协议】
     这意味着,现实端正在利用另一个类似她的防御结构向她发出信号。
     可一旦她接受,系统就会记录下连接模式,反向入侵那个“多屋檐”。
     昭渊的声音忽然插入,带着少有的凝重:
     “你要么现在就切断市集的屋檐范围,要么就准备面对一场‘屋檐内战。”
     苏离盯着眼前的假守门人、假构件摊位、还有那不断与真实边界叠合的噪声人群。
     她缓缓呼出一口气——
     “那就……清场。”
    喜欢。
  

边界蚕食:桌子之外的回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