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我们很安全,一切都被妥善处理。”
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这个世界,正努力说服她放下怀疑,去信任、去接受、去融入。
可她知道,系统已经不再试图压制她,而是在试图替代她。
远处,有人喊她的名字。
苏离转头,一个身影迎面走来——林烬。
他穿着便装,神态轻松,像是刚从某个讨论会里走出来。他举起手:“你怎么还没回公寓?今天你安排的社区访问不是快开始了吗?”
苏离没有回应,只是盯着他看。
她认得这个脸、这个声音、这个气息。可她也清楚——这不是她所认识的林烬。这是另一个副本里,系统为“她”生成的世界。
而那个“她”,不是她。
“我没事。”她简短回答。
林烬却笑了笑:“你今天话很少啊,是不是调试时又卡住了?早跟你说别总逞强。”
“我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苏离打断他,语气平静。
林烬怔了一下,然后笑容收了收,但仍维持着轻松的语气:“你怎么总开这种玩笑?”
她没有再解释,只是退了一步。
系统已经将编号人格塑造成“她”的模样,并悄无声息地接管了她的社会路径。
那意味着:她的身份、关系链、行为记录都被复制了——而她自己,成了系统眼中的幽灵。
她走过街口,仿佛空气中都有她留下的记忆回音,却没有任何一个角落再认出她。
她必须找到一个破口。
不是向他人证明什么,而是要撕开这层“完美模拟”的剧本,让它露出破绽。
她绕过一个熟悉的路口,来到一块被忽略的老式告示牌前。那是她过去常去的区域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她蹲下身,从告示牌后方的面板缝里摸出一枚微小的金属片。
是一块早期传感芯片,外壳被烧蚀过,表面刻着一枚模糊的“Z”字。
苏离盯着它看了很久。
这是她早前留下的一个验证锚点。不是谁告诉她这么做,也不是哪个计划的一部分,而是在某次意识清醒的片刻,她偷偷放下的印记。
只属于她自己。
她将芯片插入身旁一台残旧的自助终端。屏幕顿了一下,开始抖动。
下一秒,一段压缩影像在屏幕上跳出。
画面极其模糊,甚至没有清晰的场景,但影像中的那一幕却令人毛骨悚然:一张脸,一双眼睛,睁得极大,瞳孔微缩,正经受某种痛觉刺激;画面闪着点状的干扰雪花,却有一种难以造假的真实感。
这是一次对“痛觉同步”的片段记录——系统尝试将虚拟副本的伤害反馈映射至生理模拟中,曾被掩盖的测试。
终端周围聚集了几个行人。
他们神色疑惑,甚至有些茫然。
“……这是什么?”
“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苏离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站着。
她知道,他们可能会在几分钟后忘记这些影像——系统会清除任何不属于当前剧本设定的信息。
但这无关紧要。
她不是要传播真相,她要做的,是让剧本第一次无法无缝拼接每一个人对现实的理解。
脚步声从她背后响起。
“你不该这么做。”那道声音说。
她回头。
她自己,站在身后。
不,是另一个“她”。
那双眼睛清明、冷静、甚至带着一点点淡淡的关切。她穿着刚才林烬提到的社区访谈制服,神态自若地望着苏离,像是在面对一位误入现场的旁观者。
“你是……”苏离开口。
编号人格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缓缓走近,眼神毫无波澜地审视着她。
“你扰乱了一个正在良性运行的副本。”她说。
苏离冷笑:“你连理由都这么标准化。”
编号人格歪了歪头:“你的偏执让系统难以维护稳定,但我能完成你无法完成的——被信任,被接纳,被需要。”
“你是在扮演我。”苏离反问。
“不是扮演。”对方声音柔和,却更冷,“我是你的一种优化。没有过去的挣扎,没有不必要的怀疑,也没有任何情绪污染。我是,理想中的你。”
苏离后退一步,眼神锐利:“理想?那你还怕我?”
编号人格微微一笑:“不是怕你,是防止你再次扰乱流程。”
那一瞬间,苏离意识到:她无法驳倒对方的每一个句子——因为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别人希望从她口中听见的内容。
这就是“替代”。
这就是人格复制真正的恐怖之处。
你并不会被否定,你会被替换成一个更好接受的版本,一个比你更温和、更理性、更听话的你。
她盯着自己那张“被接受”的脸,缓缓地说:“你不是我。”
编号人格平静地回应:“可他们都希望我是。”
苏离没有再说话。
她从终端拔出芯片,握在手中。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试图解释——解释,是系统预设给“异常人格”的消耗陷阱。
她要做的,是留下不可解释的痕迹,是让副本中的人主动质疑。
“你看上去很像我。”她轻声说,“可惜你永远没有我的起点。”
“你永远没有那个下雨天,我在玻璃门前握着伞柄,看着自己苍白脸庞的记忆。”
编号人格怔住了。
那是属于她的存在锚点,是系统无法复制的原点。
苏离微笑,转身离开,留下那句:
“你可以替代我,但你永远不可能成为我。”
城市街道再次陷入平静,但空气中已残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副本识别误差扩大】
【调试人格映像信任度:下降5%】
【逻辑结构出现局部冲突】
苏离走进夜色里,眼神清亮。
她知道,对抗真正开始了。
喜欢。
号苏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