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果蔬村[1/2页]

火红年代大江淮 琅琊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会议上,新农业发展规划反应极其冷淡,甚至是激烈反对。
     李国强一头雾水,明明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措施,明明可以为大家带来丰厚的收入,怎么就没人支持呢?
     听会上大家的意见,就是不敢冒险,都认为亏了不值。
     富贵险中求嘛,怎么还没开始就怕亏了呢?
     再说了,准备种的都是水果和药材,这些东西都是抢手货,供不应求,能亏?
     还有啊,为了保险,自己都把杜远征这个专业人员从县里挖了过来,专业的事当然由专业的人来做,等于是为大家发展特色农业加了保险,可还是没人愿意。
     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怪不得国家要实行改革开放,首先要改的就是落后僵化的思想。
     看来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完全吹到桃源村这样的犄角旮旯。
     虽然现在是夏季,但有些水果还是可以插苗的,比如李子、桃子、草莓、石榴和西瓜等。
     季节不等人啊,这群众不同意,计划就实现不了。
     李国强、杜远征、童庆云他们几人在一直琢磨了好几天,就是没有好方法,事情一点儿也没有进展。
     童庆云心想,李国强是真心为村里群众着想,放着自己那么大一个集团不管,蹲村里操心农业的事,实属不易。
     可群众还不领他的情,一提到发展新农业,都直摇头。
     星期三下午,李国强到城东乡谈事情,钱玄和他一起去的。
     路上钱玄问起桃源村的情况,李国强无奈的摇了摇头,“群众没有一点儿积极性。”
     “意料之中。”
     “为什么?”
     “村里大伙祖辈种地不假,可都是老辈传下来的老招式,比上古时代刀耕火种好点,别的,没什么特别。你这突然来搞个新玩意,哪个能接受啊?”
     “再说了,前几年复兴乡大搞银杏栽植,最后全当柴火烧了,眼面前的事儿摆这儿,群众还敢上你的新农业吗?”
     “老钱,那银杏搞不成,也不能证明我们新农业就不行吧?”
     “是啊,是不能证明不行,但也不能证明行呀。”
     李国强一愣,“还真是。”
     “我觉得,你可以先搞小块试验田,就像你当初搞养鸡场那样,等搞成了,就有了示范作用,到时候你不要大家搞,他们都会争着来找你。”
     李国强一拍大腿,“好主意!”
     “群众没有见过多少世面,没个主见,他们必须见到胜利果实才有信心。”
     “这个主意好是好,可时间上就要慢一拍了。”
     “总比你现在没动静好吧。”
     “对,就按你说的办,明天就行动。”
     过了两天,李国强拉上童庆云一户一户做工作,争取先参加的农户。
     还别说,还真有十几户有些心动,他们觉得李国强要干的事,都会成功。
     杜远征觉得十几户太少,有点浪费人力物力。
     李国强却说,这十几户是少了点,但他们都是敢吃螃蟹的人,值得带领他们先干起来。
     有他们的成功,还怕后面主动要求上马的人会少吗?
     杜远征觉得也有道理,便开始着手规划。
第229章 果蔬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