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打白条[1/2页]

火红年代大江淮 琅琊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乡里两位领导给了定心丸,李国强总算放心不少。
     八月底,他先期投入四千元,跟童爱国合伙搞起了粮食码头。
     村里这条河叫衡河,是一条自古就有的深水河,而且没有水草,适合航运。
     现在每天都有不少船只来往,它们有帆船,也有拉纤的木船,每天都会从河边传来纤夫的号子声。
     李国强每次看到纤夫们都是光着脚拉纤,心里都不好受。这些纤夫都是穷人,拉纤走在河边,很容易会磨破鞋子,为了节省,他们干脆就光着脚。
     李国强跟童爱国商量,要搞就搞机帆船,表面上是投入大,但机帆船体积大能多装货,而且速度快,大幅提高了效率。
     童爱国非常赞同他的意见,两人着手寻找购买机帆船。
     码头、岸上建粮仓和辅助用房,这便是李国强二建的事了。
     不到一个月,全部成功,一座气派的码头粮食交易中心落成了。
     落成那天,乡里的领导来了好几位,左安林和粮站王站长和李国强、童爱国一起剪彩并揭牌。
     左安林一直听说李国强和童爱国两人在搞粮食市场,可没有想到他们搞得如此规模,而且这码头和仓储很现代化,内心很震撼。
     尤其是他们搞了几条机帆船,这在全县可是首次,有特别意义。
     “国强啊,现在只要你一出手,便是浓墨重彩啊。”
     “左书记,有您和乡里支持,要么不干,要干就得干出个样来,也为青莲乡挣个脸面不是?”
     “脸面不脸面,我倒是不在意,我所关注的,是我们青莲乡是不是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是不是得到切实提高。如果大家都是腰缠万贯,我这个书记脸上才有光啊,那才是脸面。”
     李国强非常佩服左安林书记的胸怀,这样的领导,值得自己尊敬。
     “我们青莲乡有你这个致富带头人,现在整体环境非常好,很多人都在跟你学习,试着走出田间地头,大胆奔向致富路,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啊。”
     “左书记,我只是做了自己的事,谈不上带头人呢。”
     “原来我们青莲乡在全县没有地位,都是默默无闻的,这几年就不同了,桃源村成了全县的红旗村,我们乡也进入了前几名,现在受惠不少啊,县里有什么好处,都会想着我们,这次张家港两家棉纺厂来招工,一下子就给了我们青莲乡30个名额。”
     能到张家港那边厂里上班,那可是很多小姑娘梦寐以求的事,一来工资不错,二来还可以出去见见世面。
     因为自己的影响,能给当地的群众带来好处,李国强还是很欣慰的。
     童爱国在旁边听到,马上想到自己刚初中毕业的四妹爱萍。
     这爱萍成绩不错,可就是每临中考便歇菜,初三复习了两年,还是名落孙山。
     她还特爱面子,觉得考不上学校没面子,终日躲在家里不出门。
     为此,童爱国愁死了,总不能待在家里吧?
     他拉了拉李国强的衣角,李国强马上明白了,“左书记,这招工要什么条件呀?”
     “怎么,你家有人想去?”
     “我家没有,爱国家有个妹妹,初中毕业在家。”
     “初中毕业就行啊,正好他们主要招女娃

第68章 打白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