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8章 武才人的厨艺[2/2页]

女皇的男闺蜜 霁月寒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武媚说:皇后,饼是有文化的。这饼起源于隋朝,饼的品种有许多。皇后,今天奴婢特意每样饼做了一个,让皇后娘娘尝尝。这是煮饼。
     王皇后说:煮饼?
     武媚说:煮饼并非用水煮过,而是一种油炸点心。煮饼为山西省地方传统名食。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刘彻巡幸河南缑氏,当地一妇人闻听说汉武帝到来,就制面皮、擦馅、包馅成型、油炸、上汁、裹粘芝麻、蜂蜜、、香油、精粉、糖类等多种原料,做成一个形如圆月,色泽月白,层次分明,酥松香甜的小吃,此饼经那个妇人呈给汉武帝,汉武帝吃了,大呼过瘾。且此煮饼存放百日色香味不变。自古就以“香甜可口,酥沙不腻”闻名,色、香、味俱佳,此饼想必皇后娘娘在宫内吃得很多,但请务必尝尝奴婢亲手做的煮饼哦。
     王皇后是第一次吃煮饼,她吃得津津有味,赞道:不错,不错。武才人厨艺真了得哦。
     武媚又给王皇后介绍蒸饼(又称笼上牢丸)。蒸饼在唐朝的普及率非常高,上到皇家,下到百姓,都喜欢吃蒸饼。唐朝的蒸饼广义上指的是上笼蒸熟的各式各样的面点,连馒头都包括在内。不过,唐朝的馒头可不是素面馒头,里面是包肉馅的,跟现在的包子已经有点相像了。
     说到馒头,人们的印象大概就是路边卖的几毛一块的廉价面点。但什么东西一旦进了皇室,马上就会被宫中厨子们的巧手变得高大上起来。不高大上怎么讨主子欢心?当馒头变成了皇帝的早点时,它就注定不是一个普通的馒头了。
     蒸饼颇受唐人欢迎。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呢?有人为了吃一个蒸饼,竟然丢掉了升官的机会!这发生在武媚做了女皇之后,有一位官员叫做张衡,吏员出身,没什么背景,靠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已经升到了四品官的位置,也就是司局级或者副部级的干部了。不仅如此,吏部还把他列为三品官的候选人。只要不犯错误,张衡马上就可以官至三品,成为高官干部。这样,他就进入了唐朝的最高统治集团,走上了人生巅峰。
     可是张衡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差错。有一天张衡退朝回去,在路边看到一个小贩正在卖蒸饼,那蒸饼新鲜出炉香气四溢,张衡忍不住买了一个蒸饼充饥。这时,凑巧被一位负责任的御史看到了。御史回去向上级打报告,弹劾张衡在路边买蒸饼的行为有损朝廷官员形象,要求女皇严肃处理。
     武媚回想起在感业寺为了包结王皇后,亲自做了蒸饼进献给王皇后,心中不舒服,于是大笔一挥,将张衡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张衡升官的事就这么吹了。这是后话,如果武媚能先知先觉,不乐得直笑才怪,反正,权力真是一个好东西。
     那个盘里还有春饼、赍字五色饼、五福饼等。其中,春饼是一种以麦面裹菜肉蒸成或烙成的圆薄饼。隋唐风俗,在立春日吃春饼。《月令广义》卷五说:“唐人立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薄剂煿菜肉裹食也。”
     “赍字五色饼”的制作方法是“刻木莲花,藕禽兽形按成之”,饼上印有美观的花纹图案,这与现在用模子作点心的方法一样。“五福饼”也是一种类似点心的饼,它其中有五种不同的馅料。
    喜欢。
  

第188章 武才人的厨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