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7章 青雀不敌雉奴[2/2页]

女皇的男闺蜜 霁月寒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一日奔驰三万里。晋武帝时所得的《八骏图》古本,乃穆王时的画,黄绢上作的图像,腐烂模糊漫漶,而气韵宛然存在。晋武帝就诏令史道硕照原样描绘出来,宋、齐、梁、陈作为国宝,隋文帝灭亡陈朝,图书散失,此画为贺若弼得到。齐王杨暕知而请求得到它,报答以骏马十匹,美锦五十段,后来又进献隋炀帝。到唐贞观年间,李世民敕令借给魏王李泰,因而此画被传移模写后传于世上。
     正是由于李世民对李泰的过度宠爱让李泰产生了错觉,李泰认为自己拥有与大哥李承乾争夺储位的实力和资本。
     李承乾拥有太子的名位却缺乏足够的自信,害怕失去李世民的宠爱却又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他在公开场合努力维持忠孝仁爱、勤敏机警的太子形象,私下里却喜怒无常,恣意妄为,不但拉帮结派,培植势力,而且纵酒作乐,宠幸**,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李世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李承乾与李世民父子间的距离由此越拉越大。
     相比之下,李泰的城府和心机远在大哥李承乾之上。
     李泰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优雅从容,每天只呆在府中跟李世民特许设立的文学馆那帮学者聚在一起谈诗论赋,着书立说,从来不与朝廷重臣私下往来,对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从不染指,在朝野内外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有学问、有修养、无野心、无劣迹的良好公众形象。
     李世民对李泰自然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爱。
     李治字为善,小名雉奴,是李世民第九子,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同母亲弟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治生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被封为晋王。李治年龄比李承乾和李泰小将近十来岁,跟李承乾和李泰的关系都非常亲近。
     李治岐嶷端审,宽仁孝友,五岁的时候就由着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
     有一次,李世民问李治《孝经》中什么最重要。李治对答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李世民听闻大喜,说道:“你如果真的能按此行事,你就完全可以做一个道徳完美的君子。”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去世,九岁的李治号淘大哭,捶胸顿足,其悲哀思母之情感动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好言安慰,李治从此特别受到宠爱。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治遥授并州都督,从贞观十年起一直被唐太宗亲自抚养,不之官。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李治开始上朝参政后就更不用之藩了。所以一直到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被立为太子,李治都没有去过自己的封地。
     李世民对李治的宠爱跟民间普通百姓家庭老父亲对幺儿幼子的垂怜没有任何区别,李治后来之所以能够被李世民册封为太子,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李世民对他有多么的宠爱,而是因为李承乾和李泰这两蚌相争,他这个渔翁白捡了一个大便宜的结果。
    喜欢。
  

第127章 青雀不敌雉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