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常收入状况,“这里的顾客不多,每天挣的钱也不是固定的。”
“有时可能运气好一点,也就只能赚十来块钱;要是稍微多一些生意,大概也就在二十几块左右。”
“更糟糕的情况也不少见,有时候整整一天连一位顾客都没有,什么也没做成。”
她语气平静但略显无奈地总结道:“这么算下来,一个月差不多也就只有三四百块钱的收入而已。”
沈妍听罢,露出些许不解与惋惜之色,紧接着说:“阿姨,凭您的这手艺——只要肯花心思,肯定可以自己开一间裁缝铺子呀,比如做一些定制衣服之类的。”
她继续劝道:“这样不仅收入会更高,而且发展前景也很可观,我觉得这条路线很适合您。”
何欣慈听了以后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似乎对她的看法并不反对。
可是紧接着又摇了摇头,脸上浮现一丝苦笑。
“之前我也试过开店的路子,可结果不但没能赚钱,还把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搭进去了不少,甚至还欠了一些债。”
她叹了一口气,声音低了下来,“后来,光是为了还清那些欠账,我整整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可能吧,我自己真的不是干生意的那块料。”
她自嘲道。
“等到了现在,那些债终于一点点还清了,但那时候的挫折也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我已经没有那种勇气再去折腾了,也不敢轻易冒险,毕竟——我不想再一次陷入负债的困境里。”
听她说完这一段经历,沈妍顿时明白了其中的辛酸和沉重。
但她心中仍有不甘和希冀,于是转换了角度,试着提出新的建议,“阿姨,虽然不去做生意,但我还是觉得您的技术不应该只局限于路边的小摊。”
“比如说……服装厂呢?”
她望着对方认真地说,“您有那么精湛的手艺,完全可以去工厂当老师傅,拿高薪,稳定又体面。”
她的语气带着几分真诚和肯定,“即便在那样的环境里不说第一把手,至少也是数一数二的高水平技师啊。”
然而面对沈妍的好意,何欣慈仍旧只是摇摇头,“那时候阳飞年纪还太小,没有人能够照顾他。”
她说得十分干脆,语调却透着母性的坚毅和不舍。
“如果进了工厂上班,孩子就没法带了。”
这句话说得很轻,却透着沉重的生活气息。
每一个母亲在为人母之后总会面临这样的抉择:是回归家庭还是坚守事业?
对孩子放不下牵挂与责任感的女人,最终往往会选择后者,为了年幼的孩子放弃原本安稳的职场生活,退而求其次找一些能够兼顾照顾家人的活计来贴补家用。
“我不可能撇下他去做其他事。”
她顿了顿,语气有些无奈也带着坚定。
“于是我就在弄堂口支了个摊子,能勉强糊口,也能照顾孩子。”
何欣慈坐在那个小小补衣摊后,手里一边熟练地整理针线盒,一边向沈妍倾诉自己这一年来的心酸和选择。
喜欢。
第142章 日子艰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