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扫过朱槿,朱槿下意识地不去看他。
她和楚墨已然有些放肆了,要是再和楚砀有些纠葛,她怕皇帝真的要容不下她了,朱槿现在对他半分心思也没有,何必要枉担这个虚名。
见朱槿不敢看楚砀,楚墨在她身后似乎轻嗤了一声。
朱槿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听错,被这一声弄得心虚莫名。
所幸楚砀也没有在她身上多做停留,只对皇帝道:“父皇,既是没遇见,儿臣这般年纪,也不算很着急,待以后安定下来,再议不迟。”
似是被他当中的某个词触动了,皇帝挥挥手,让他坐下了。
然后就是楚墨。
楚墨只做不知道。
皇帝就又道了一声:“老二。”
楚墨站起来。
皇帝便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好歹是兄长,至今未成家,便不给底下的兄弟做个样子、也好叫朕少操些心吗?”
楚墨轻笑道:“儿臣之上,还有兄长,太子为君,我等为臣,太子未娶,儿臣不敢逾越。”
皇帝想不到他竟然能如此无赖,又看见他身边的朱槿,道:“那你觉得,朕先给太子纳个可意的良娣如何?”
良娣算是太子侧妃,一共只有两位,地位不算很低。
楚墨道:“陛下给太子纳良娣,只需要陛下太子愿意即可,儿臣无权置喙。”
皇帝有些生气:“那就说些关你事的,你看上了哪位良家女子?”
朱槿觉得,皇帝的话着重在“良家”两个字,更仿佛在暗指她不是个良家女子似的,可她明明也家世清白啊。
委屈。
在场凡事关注一些楚墨的,都能看出他和朱槿之间仿佛有点事,但就算有个朱槿,憧憬楚墨的也不止一两个,若是他能突然叫出自己的名字,那也称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楚墨正色道:“有的。”
皇帝的目光里就带了些不满,扫向朱槿的目光有些格外的严厉:“是谁?”
朱槿坐着,不动如山。
楚墨慢慢道:“儿臣最近读《洛神赋》,对当中的洛神十分向往,”他话锋一转:“又想起老庄之说,不由更有摒弃俗世,去那渺渺海上仙山,求得仙丹,以达到长生自在,浩浩乎如凭虚御风的境地,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儿臣以为……”
朱槿默默摇头。
她第一眼见着楚墨,以为是神仙中人,但后面看来,楚墨此人的性格和神仙那真是半点搭不上,现在更是为了让老皇帝放过自己,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她还记得曾听见周文问楚墨信不信鬼神,楚墨给了个圣人的回答“存而不论”,现在又说自己想去求仙问道?
还不是看皇帝沉迷丹药,故意拿这些话来说。
于是在这场再俗不过的相亲宴上,就见皇帝和楚墨在讨论些仙道一类的东西,楚墨引经据典,讲得估计比皇帝身边的方士还好听些,听得皇帝频频点头。
及至楚墨坐下来的时候,估计皇帝都忘了他本意是想催着楚墨成家的。
朱槿怕打眼,早把自己的座位悄悄搬到了楚墨的后方,此刻见楚墨坐下,忍不住夸赞道:“殿下当真是才华横溢,槿娘钦佩不已。”
楚墨神色却并不怎么好看。
皇帝身边的太监走过来,朱槿认得他是高公公,内府总管,身份极高,她如今只是个女官,只能站起来道:“公公安好。”
他们的座位本就靠近皇帝,所以高公公走下来,也不大明显。
高公公扶住她道:“女官折煞了,”又道:“殿下不能饮酒,如今仿佛有些醉了,能否请女官将殿下扶回去。”
朱槿听得莫名,重复道:“殿下醉了?”
这个殿下是不是在指楚砀?不是楚墨?
高公公和气道:“女官可能有所不知,殿下的酒量不佳,只是些清酒就能醉了,不过醉了也不大看得出来。”
朱槿道:“可今日的饮食几乎都是槿娘服侍殿下,槿娘不曾记得……”
她想起来了。
楚墨第一次跟她说话的时候,拿自己手边的茶漱了漱口,那茶用来漱口其实极为浪费,但既然漱了口,便是没碰到旁的,楚墨也不大愿意再喝,朱槿就给他倒了另一杯,吃完饭以后,她好像看见楚墨喝了一口。
真的就一口。
高公公道:“殿下醉态在人前,总归不大合适。”
朱槿道:“是,槿娘知道了。”
高公公在这里,便知道是皇帝的意思,朱槿有些感叹,这爹果然比她了解楚墨多了,连这样不明显的酒醉状态都能看出来。
高公公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朱槿所想,轻声道:“其实陛下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朱槿奇怪地看着他。、
高公公看着坐着的楚墨,道:“殿下一向不大赞成陛下用那些方士。”
朱槿道:“槿娘曾听殿下说过,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殿下并没有不赞成的意思,只是因为不知,所以不论,绝没有反对陛下的意思。”随即对上高公公的目光,她又补充道:“这只是槿娘自己的想法,也或许是槿娘愚昧,理解错了殿下的意思,但殿下对着陛下,总是十分敬重的。”
高公公别有深意道:“女官果然是殿下的知己。”
朱槿就微笑不语。
高公公在朱槿去请楚墨起身的时候,半是自言自语地感慨道:“殿下从未表示过反对,但也从未在陛下面前应和过这些,如今突然提起,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朱槿低着的面色一僵,抬头的时候,脸上却还是笑的:“多谢公公提点。”
便是这般,她一开口,还是感谢他,而不是楚墨,高公公暗自摇了摇头,看着朱槿和楚墨离开。
喜欢。
第128章 酒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