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郎中去城东的杏林医馆见馆长求职,当晚就搬到医馆去了。
悠然他们也商量好,先做豆腐卖,吸引人气,试试行情。
赵长寿和媳妇,儿子将一间门面清扫擦拭的干干净净。驾车出去买了一百斤黄豆,一杆秤,两把竹刀,一个卖豆腐的木案子,和一挂鞭炮。
顺便也了解了一下京城的豆腐价。回来他还自己做了一个放铜钱的大木匣。
店铺的准备工作也就基本就绪了。
次日一大早,吴妈妈和翠翠,冬儿做了五十斤豆腐送到了前院。
赵长寿和儿子把悠然写的木牌早早挂出去,还是沿袭以前在阳县的做法:木牌上写了豆腐两个大字,下面一行小字,每斤九文。
而赵长寿了解到的京城豆腐的普遍价格,是十文一斤。悠然有意让了一文。
木牌挂出去,放了鞭炮,店铺就算开张了。
没想到,五十斤豆腐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完了。一是价格低,二是京城的人口多,大约是阳县的三五十倍还多,三是这里是商业圈。五十斤东西,根本不值一卖。
赵长寿高兴坏了,跑去找吴妈妈说“明天一定多做些,五十斤根本不够卖。”
悠然见京城的购买力如此高,刚开张的铺子,东西都能很快销售一空,她立刻调整了生产方向。
五月,正是酱油胚发酵的最好时间,吴妈妈和翠翠是做酱油和玫瑰香块的熟手,她不能让她们浪费时间和最佳生产季节,去做最不卖钱的豆腐。
由于大家都知道悠然的银子早该花光了,她不得已去借了吴妈妈和翠翠的二百两银子,让赵长寿出去买了一整套做豆腐的用具,将豆腐的生产,销售全部交给长寿嫂和一双儿女去做。
赵长寿暂时抽出来和她一起,去买大量的黄豆、做酱油的大缸、麦麸和做玫瑰香块的玫瑰及盛装它的小瓷罐子,还有竹夹子麦草等等东西。
悠然还买了好些红米,因为她在空间书屋,看了一个用红米做红色豆腐乳的法子,做出来的颜色也很鲜艳好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玫瑰花瓣的使用量。悠然以后就不用老是为从空间拿玫瑰撒谎了。
另外,她觉得酱醋不分家,光卖酱油太单调了,应该和醋一起卖,粮食醋太贵,可以进一些柿子醋卖,等秋天柿子大量上市时,再自己做醋,长寿嫂和娘都会做。<
第一百五十章 生意安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