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哎,你看我这脑子,我正找合作人呢,你不正好就是合适的人吗?来来来,咱俩找个地方,好好说说。”赵长寿一拍脑门说
“找啥地方啊,前边就是我家,赵大哥若不嫌弃,就到寒舍坐坐,有啥话咱家里说”
李大哥拉着赵长寿,就往家里走,果然不远,走了不到二十步,就到了李大哥家。
家里院子挺大,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就是房子很破旧,三间正房,四间厢房一看都是有年头了,屋顶的瓦,新旧不一,房门的漆也掉的看不出什么颜色了。
一进院门,李大哥就大声喊:“小红,快烧水煮茶,有客人来了。”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闻声出来,有些害羞的看了赵长寿一眼,没有打招呼,就跑到后院烧火去了。
紧跟着,一个三十几岁的妇人也出来了,李大哥给赵长寿介绍:这是我媳妇,媳妇快来见过赵大哥。
李大嫂行了福礼,挑起门帘,请赵长寿进屋。
赵长寿还礼后,就跟着李大哥进了屋,第一印象就是干净,再就是不富裕。
赵长寿出来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害怕媳妇在家担心,所以抓紧时间将自己想找个专门供肉人的事说了,大意就是:每天常规要一头猪的肉,店里太忙,需要将肉送过来。
猪头,猪蹄的毛,一定要处理干净,因为店里没时间刮毛。
猪头的肉要剔下来,所有的肉,要切成三四斤左右的块,至于剔骨之类的活,本就是屠户家份内的事。
再有,就是如果能将其他肉铺的猪下水收来,一起送过来就更好了。
至于肉价,就按集市上的市价算。问他们愿不愿意。
李大哥和李大嫂一听高兴坏了,不用在集市上受冷,受累一斤,半斤的慢慢卖肉,省下了交集市的税费不说,还没有分斤舍两的损失,而且一天就能卖一整头猪。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两人对赵大哥感激的不知说啥好,连连点头说愿意。并保证说:一定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按时送去。
至于价格,两人对望一眼,李大哥说“价格不能按集市价,你们这么照顾我们,我们不能贪心,每斤肉,比市价降两文。以后生猪价涨价了,我们也保证比集市的肉价,低两文。”
赵长寿以前就常在他家肉摊上买肉,李大哥比别的卖肉的都忠厚,从来没有短过斤两不说,还总是给他抹去零头,再看这夫妻俩主动让价,是知进退,知感恩的人,觉得没有找错人,值得深交。当场就定了他家。
李大哥夫妇苦留吃饭,赵长寿不敢耽误时间,谢过他们的好意,匆匆回家跟妹妹和外甥女汇报。
喜欢。
第六十七章 寻找供货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