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七二章 出行:黄道吉日[1/2页]

民国宗师 丹经残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癸丑年,壬子月,戊寅日、
     农历一九一二年腊月廿二日(公历1913年1月28日)。
     宜:出行、求嗣、开市
     忌:嫁娶、安葬、作灶
     吉凶:宜出行(吉时:辰时 7:009:00),日值“天德”,适合远行。
     凌晨时分,杨猛按照惯例早早醒来,本想让青衣多睡一会,可她还是执拗着洗漱打扮了一番,要与他一同去中华国术馆给李书文送行。
     两人出了卧房,佟千钧已在饭厅等了半天,三人一起吃着早饭,却看到王亚樵中途赶来……
     “师傅,今天李师爷和黄太师爷要回津门,我怎么也得去送送几位老人家……”
     王亚樵一进门,就抓起桌上的鸡蛋剥了起来……
     “也成,那你让下面的人,把年货和程仪装车上,先去火车站,咱们几个带着车队去中华国术馆,接黄师爷和李、王、张、韩、二马几位师叔……”
     杨猛听王亚樵这么一说,就安排车队兵分两路,同时抓紧吃了起来。
     “得嘞,这次八极门为了支持您这丹会,几乎是倾巢而动,前天二马爷还教了我一路棍法呢……”
     王亚樵的嘴巴吃得快,转眼已经丢进去五六个鸡蛋,一提起八极门那几位,可是高兴的不得了。
     “嘿嘿,二马虽跟黄老爷子学的八极大枪,可他们哥俩的看家本事可是西北棍,不比那位九门挂棍王中泉差,你小子算是捡大漏了……”
     师徒几人聊了片刻,便匆匆吃完了早饭,坐着几辆轿车去了中华国术馆。
     几人到了国术馆的时候,天色还蒙蒙亮,可那些武术大家的年纪都不小,这个点不仅吃完了早点,甚至已经晨练完了,正与八极门的几位一同站在国术馆的门口,热闹的寒暄着。
     这些天,大家纷纷离开上海,若是每次都要去车站相送,那也就不用干别的了,不过八极门这次带着老爷子黄四海,即便是李存义,也带着薛颠与杨猛一同送别。
     到了火车站,早有王亚樵的人提前安排好了车厢和座位,而众人这一路浩浩荡荡,自然也惹得无数人纷纷注目不已……
     “黄师叔,您老先回津门过年,待年后开春了,我再去津门给您老请安……”
     李存义对着黄四海抱了抱拳,随后又与李书文师兄弟几人一一辞别,这才与杨猛等人站在站台上,目送八极门一行十多人随着火车远去……
     “形意门,这下怕是要大兴了!”
     李书文站在车窗旁边,有些不舍的一直抱着拳,直至杨猛师徒渐渐从视线中一点点消失,这才有些羡慕的感慨了一句……
     “同臣啊,我昨晚又有些新的感悟,隐隐有种预感,恐怕这一次的突破,就应在这回家的路上,说不准,都等不到火车停下……”
     李书文安排好一众弟子,又跟几个师兄弟刚刚坐好,宽敞的车厢被杨猛包下,里面只有八极门的弟子,忽然听到师傅黄四海语气略显沉重的话语,心里感觉惊讶的同时,也隐隐有些高兴起来……
     “师傅,您老人家厚积薄发,若是感觉自然而然的要突破,恐怕也是您的机缘到了,有弟子在您身旁护法,您老无需担心什么劫数……”
     “哈哈,为师今年已八十有五,戴过四品顶戴,杀过洋毛子,这一生没尝败绩,早已无憾,此次打破虚空,无论成败都是天数……”
     黄四海虽然今年已八十五岁,但他的腰不弯,背不驼,身形高大魁梧,每顿饭都要三升米两升肉……
     “那小猴儿曾说,虚空是道也是劫,老夫这一生,也算是顺风顺水,临秋末晚当虚空为劫,否则未免太过于无趣,你且把为师的大枪拿来……”
     李书文听到师傅如此一说,脸上笑着应下,可心里却本能的出现了警示,想想昨天晚上回国术馆时,有人注视的感觉,不觉愈发警惕起来……
     “好,师傅这是想借着六合大枪的枪意,一举打破虚空,那便让弟子也以这八极大枪,与您将枪意共鸣,作为您碎虚之护法!”
     李书文将车厢上方捆好的大枪取出,恭敬的递给了黄四海一柄,随后自己也拿起了自己惯用的白蜡杆子大枪,与师傅对视一笑后,便一坐一立的讨论起这八极大枪……
     其他师兄弟见此,不由也见猎心喜,各自将白蜡杆子大枪拿在手上,只是车厢过于狭窄,众人为了避免互相干扰,索性分散在车厢里站定,将枪身顺着车厢的方向……
     这次来上海,八极门第五代高手几乎倾巢而动,其中功夫最好的有王中泉、张毓衡、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而众人各自带着第六代的弟子,这一向车厢两边散开,整个车厢几乎也没有多少空地……
     “咱八极门历来‘论枪不论拳,今天我就想着跟你们聊聊,这几年我一直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以六合枪法,在单打独斗中应对枪械的攻击,尽量降低被枪械的克制……”
     黄四海将白蜡杆子大枪放在腿上,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将老人家

第六七二章 出行:黄道吉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