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5章 09[2/2页]

夏天快来啦 purpl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都要擦鞋刷,说干净的刷子才能刷出亮泽。“你奶奶在世时总爱往鞋油里掺松节油,”他拎起把棕刷,“有次给老人擦皮鞋,老人说这香味能想起年轻时的新鞋。”
     上个月台风掀翻了帆布棚。张叔蹲在泥里捡钢管时,发现砖缝里嵌着个鞋扣。铜锈斑斑的蝴蝶扣,翅膀上的花纹还能看清。“这是你外婆年轻时落下的,”他用铁丝勾出来,“那时候她来修布鞋,把鞋扣藏在砖缝里,说等做新鞋时再用,没想到一藏就是三十年。”
     现在每到清晨,修鞋铺就飘起橡胶味。张叔坐在马扎上穿鞋线,影子被朝阳拉得很长,和老机床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幅浸了铁屑的旧画。我看着他把穿好的针线缠在木梭上,忽然明白那些旧物件从来不是摆设。钉鞋机敲着的是光阴,锥子穿的是故事,连砖缝里的鞋扣,都在悄悄数着修鞋铺里的日升月落。
     修鞋铺的马扎总在午后晒着太阳。藤条编的座面磨得发亮,像块被摩挲了半世纪的琥珀。张叔说这马扎坐过太多客人,有背着书包来补球鞋的学生,有扛着工具来修胶鞋的工匠。“你小时候总爱在马扎上蹦,”他用布条缠紧松动的藤条,“有次摔了一跤,却举着鞋钉笑,说马扎是修鞋铺的将军,得给它钉个铁掌才结实。”
     窗台上的旧瓷盆总泡着胶水。是用来粘鞋帮的橡胶胶,泡软了才能用。张叔说这胶水得用温水泡,不然粘不牢。“你外公总爱往胶水里掺点松香,”他搅了搅胶水,“有次粘鞋底,说这样能让鞋子更耐穿,走再远的路都不会开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前几天整理杂物,发现个旧木箱。里面装着些老工具,有爷爷的割皮刀,有张叔的拔钉钳,有妈妈小时候穿的虎头鞋。“这虎头鞋是你周岁时穿的,”张叔拿起只小布鞋,“鞋底磨破了三个洞,我用红布给你补了,说踩着红布底走路,能步步踩在福上。”
     如今修鞋铺的生意不如从前,但张叔依旧每天出摊。他说修鞋铺就像个老伙计,只要撑开帆布棚,就有人来坐坐。有时是来钉鞋掌的老街坊,有时是来拍老手艺的年轻人,有时只是来蹭暖的流浪狗。“敲钉子的声音能定神,”张叔笑着往鞋钉盒里添新钉,“就像日子再忙,也总得有双扎实的鞋才能往前走。”
     修鞋铺的旧半导体总在午后响。播放着几十年前的评书,有时是《岳飞传》,有时是《杨家将》。张叔说这半导体是 1986年买的,当时客人等修鞋时总爱听。“有次放《三国演义》,”他拧大音量,“有个老人听着听着就拍起大腿,说关云长的赤兔马,也得有好马蹄铁才跑得远。”
     墙角的铁皮盒里总放着橡皮膏。是给不小心被锥子扎到的人准备的,谁要是手被扎了,贴块橡皮膏就能继续干活。“你阿姨总爱往盒里放创可贴,”张叔拿起块橡皮膏,“说修鞋是个精细活,得小心着来。”
     前几天有个老顾客来,说要修双和年轻时一样的解放鞋。张叔找出旧鞋样,慢慢给他补。补着补着,两人就聊起了过去的事,从布票聊到网购,从土路聊到柏油路。“时间过得真快,”老顾客摸着补好的鞋底,“但在这里修鞋,总觉得脚还踩在当年的路上。”
     张叔笑了笑,拿起钉鞋机轻轻踩下。钢钉穿透鞋底的声音哒哒响,像在数着光阴里的脚印。阳光透过帆布棚的缝隙照进来,落在机床上,落在鞋钉盒上,落在张叔和老顾客的手上,温暖而实在。
    喜欢。
  

第725章 0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