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的长衫,领口处绣着个小小的“顾”字,还有一副老花镜,镜腿上缠着布条,显然是用了很久,精心修补过的。
“这件长衫,是曾祖母为祖父做的。”顾念秋拿起长衫,眼中满是感慨,“曾祖母的针线活很好,她说要让祖父穿着她做的衣服,就像她一直陪在身边。”
砚秋抚摸着长衫上的针脚,细密而整齐,仿佛能感受到曾祖母当年缝制时的用心。她忽然想起外婆的那件月白色旗袍,领口的盘扣也是用银质的月牙形状,原来无论是在海峡的哪一边,亲人的牵挂都藏在这些细微的物件里。
霜降的清晨,砚秋和顾念秋在书铺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陶罐。打开后,里面装着些桂花干,香气虽已不如新采的浓郁,却带着岁月的醇厚。罐底刻着个小小的“沈”字,是曾祖母的笔迹,与外婆《枕月记》里的字迹有着惊人的相似。
“曾祖母每年都会收集桂花,说是等两岸通航了,要带着这些桂花去苏州,亲手交给砚秋外婆。”顾念秋的声音有些哽咽,“可惜她没能等到那一天。”
砚秋将桂花干小心地收好,心中满是感慨。这些跨越海峡的桂花,承载着太多的思念与期盼,如今终于能在亲人的手中传递,也算是了却了曾祖母的心愿。
离开书铺的那天,砚秋和顾念秋将书铺里的书籍、账本、煤油灯等物件小心地整理好。顾念秋说,要把这些东西带回苏州老宅,与那里的物件放在一起,让两岸的记忆真正融合。
飞机起飞时,砚秋望着窗外的台北,桂花巷的身影渐渐远去,但那浓郁的桂香仿佛还萦绕在鼻尖。她知道,书铺里的那些光阴,那些藏在物件里的故事,都将成为家族记忆里珍贵的一部分,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流淌。
回到苏州老宅,砚秋将从台北带回的物件一一摆放好。煤油灯放在了外婆的《枕月记》旁,相思木书签夹进了那本《诗经》,桂花干则装进了母亲的陶罐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这些物件上,仿佛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老宅的天井里,新栽的桂花苗已经长出了几片新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砚秋和母亲、顾念秋坐在石桌旁,喝着桂花茶,讲述着书铺里的故事。茶香袅袅,桂香阵阵,两岸的记忆在此刻交汇,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亲情之歌。
喜欢。
第711章 -1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