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 车队迎接,书记愤怒[1/2页]

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 沧海横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贺时年向欧华盛汇报了此事后。
     可以明显看得出,他的脸色沉了下去,很是不悦。
     但又不能在贺时年面前表露出对吴蕴秋安排的不满,因此只能尽可能收敛。
     看着他这个样子,贺时年心中很是舒服。
     但很快就收敛了这种小人得志的嘴脸。
     “那行,县委办副主任杨巧玲同志比较适合,就安排她去吧!”
     贺时年道:“好,那我待会儿就具体事宜,和她沟通一下。”
     欧华盛从鼻腔中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了。
     贺时年离开后,欧华盛整张脸彻底垮了下去。
     吴蕴秋对他的不满已经表面化了,他如坐针毡,心里极为不好受。
     有愤怒,有怨毒,有不甘......但更多的是来自于权力压迫的无奈。
     渐渐地,他的眼里被怨毒之色取代。
     杨巧玲是县委办副主任之一。
     副科级,三十五六岁,个子小巧,能量却不小,工作能力很强。
     一个女人,凭借自己的本事,在这个年纪,达到这个位置,足以可见。
     得到通知后,她主动来到了贺时年的办公室,手里还拿了一盒茶叶。
     “贺秘,没打扰你工作吧?”
     杨巧玲是县委办副主任之一,分管保密办工作。
     贺时年和欧华盛的关系不可能再缓和。
     在县委办他不能继续树敌,因此,对杨巧玲的态度也就恭敬了很多。
     贺时年起身相迎,道:“杨主任驾临蓬荜生辉,欢迎还来不及呢,来,请坐。”
     杨巧玲笑了笑,道:“给你带了盒茶,尝尝看。”
     贺时年知道这是人情往来,道了谢,给杨巧玲泡了杯茶。
     “这次吴书记下乡,杨主任带队,我正要去找你,和你沟通一下行程的具体安排,没想到你却来了,我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呀。”
     杨巧玲一笑,露出一排整洁的牙齿,瓷白瓷白的。
     “知道贺秘忙,我趁着爬楼梯锻炼的机会找你,也是一样的。”
     接下来,两人就具体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等交换了意见,并形成统一决议。
     离开时,贺时年回礼。
     将外婆炒的明前茶拿了一盒还她。
     “杨主任也尝尝,这是明前茶,盘龙乡的。”
     杨巧玲笑道:“谢谢,听说盘龙乡的明前茶很地道,我就却之不恭了。”
     杨巧玲离开后,贺时年犹豫是否和李朝阳说一声欧华盛故意将南坪镇安排在最后的事。
     最后,他放弃了。
     这事,哪怕自己不说,李朝阳通过其它渠道应该很快就能知晓。
     周末,很多乡镇干部打电话给贺时年。
     一是为了套近乎,约饭局,走人情。
     二则是打听吴蕴秋下乡,主要想看哪些领域。
     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看哪些领域,吴蕴秋没有明说,因为她的目的并不在此。
     因此,对于这类电话,贺时年都采用了敷衍的方式。
     不过,这些电话中,有一个贺时年的重点关注。
     江水镇党委书记胡绍明。
     胡绍明是从盘龙乡起家的,贺时年还在念书的时候,胡绍明在盘龙乡当副乡长。
     这个官很有想法,敢拼敢干,有一定的建树,为盘龙乡的老百姓做了几件实事。
     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
     其中,盘龙乡大量种植明前茶,推广,销售......最后,在整个东华州都出名。
     胡绍明功不可没。
     也正因如此,贺时年才能每年都喝到外婆炒的明前茶。
     后来,胡绍明去江水镇当了专职副书记,后又当镇长,最后升任江水镇党委书记。
     对于胡绍明,贺时年是有好感的。
     接到他的电话,语气也就客气了很多。
     “你好,胡书记。”
     “贺秘,你好,我是胡绍明。”
     两人闲聊了几句,胡绍明主动问道:“贺秘,我有件事想征询一下你的意见。”
     贺时年说:“胡书记有什么指示请讲,不用那么客气。”
     胡绍明一听,道:“哎哟喂老弟,我哪敢指示你呀,我是真心请教。”
     贺时年道:“胡书记带领盘龙乡人民脱贫致富的事迹我是知道的,凭这份为民之心,值得敬佩,有什么尽可直言不讳。”
     胡绍明客套了两句,说:“你也知道,江水镇是人口大镇,也是耕地大镇。同时也是宁海县重要的蔬菜瓜果出口基地,这次我想带吴书记到果园田间,走一走,看一看,不知是否妥当?”
     江水镇确实是人口和耕地大镇。
     宁海县有110万人口,其中,光是江水镇就有29万人口。
   

第47章 车队迎接,书记愤怒[1/2页]